首页> 卫生资格考试>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初级药师> 考试辅导> 文章内容
2019年初级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考点: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技术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9-07
中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技术
(一)基本概念
纳米粒是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粒径在10~100nm范围,药物可以溶解、包裹于其中或吸附在表面上。纳米粒可分为骨架实体型的纳米球和膜壳药库型的纳米囊。如果粒径在100~1000nm范围,称为亚微粒,也可分为亚微囊和亚微球。
纳米粒、亚微粒对肝、脾或骨髓等部位均具有被动靶向性①作为抗癌药的载体是其最有价值的用途之一。因肿瘤的血管壁间隙约为100nm,对粒径小于100nm的粒子有生物通透性,从而载药纳米粒可从肿瘤有隙漏的内皮组织血管中逸出而进入肿瘤内发挥疗效;②提高抗生素和抗真菌、抗病毒药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功效;
③作为口服制剂,可防止多肽、疫苗类和一些药物在消化道的失活,提高口服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④作为黏膜给药的载体,一般滴眼剂消除半衰期仅1~3分钟,纳米粒和亚微粒滴眼剂会黏附于结膜和角膜,可大大延长作用时间;还可制成鼻黏膜、经皮吸收(作为微贮库在角质层贮藏)等各种给药途径的制剂,均可延长或提高药效。
纳米粒与亚微粒常用的载体材料有聚酯类、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及聚氰基丙烯酸烷酯类等。
(二)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1.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
(1)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化学交联、加热变性或盐析脱水而凝聚成纳米粒或亚微粒。
(2)乳化聚合法:以水作连续相的乳化聚合法是目前制备纳米粒、亚微粒的方法之一。
(3)液中干燥法:纳米粒、亚微粒的粒径取决于溶剂蒸发之前形成乳滴的粒径,可通过搅拌速率、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有机相及水相的比例和黏度、容器及搅拌器的形状和温度等因素调节。
(4)自动乳化法:自动乳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乳状液中的乳滴由于界面能降低和界面骚动,而形成更小的、纳米级乳滴。接着再交联固化、分离,即得纳米球或亚微球。
(5)聚合物胶束法
2.纳米粒与亚微粒的质量评定
与微囊和微球基本一致,《中国药典》均采用同一指导原则,其中说明了控制质量应检查的项目。现根据纳米粒与亚微粒粒径较小及其贮藏和应用的特点,提出以下几项内容。
(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2)再分散性
(3)包封率与渗漏率
(4)突释效应:纳米粒与亚微粒在开始0.5小时内的释放量应低于40%
(5)有机溶剂残留量
3.纳米粒与亚微粒的稳定性
(1)灭菌:用于制备注射剂时,灭菌可引起纳米粒与亚微粒不稳定。过滤灭菌不会引起其理化性质的任何变化,对不黏稠、粒径较小的系统较适合,但须注意滤膜孔径的大小。
(2)贮藏:纳米粒与亚微粒贮藏稳定性一般较差。
(3)冷冻干燥:纳米粒与亚微粒,将其冷冻干燥,可明显提高其稳定性。为避免冻干后纳米粒与亚微粒聚集和粒径变化,常先加入冷冻保护剂,如葡萄糖、甘露醇、乳糖、NaCl等,经优选确定品种和用量,以利其保持原形态并易于在水中再分散。
(三)固体脂质纳米粒、磁性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
1.固体脂质纳米粒
(1)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概念: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系指以生理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成的纳米粒。常用的固体脂质材料为高熔点脂质。乳化剂可用多种磷脂以及合成乳化剂等。
(2)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1)熔融-匀化法:系制备SLN的经典方法,即将熔融的高熔点脂质、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在70℃以上高压匀化,冷却后即得粒径小、分布窄的亚微球。
2)冷却-匀化法:系将药物与高熔点脂质混合熔融并冷却后,与液氮或干冰一起研磨,然后和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低于脂质熔点5~10℃的温度进行多次高压匀化。
3)纳米乳法:先在熔融的高熔点脂质中加入磷脂、助乳化剂与水制成纳米乳或亚微乳,再倒入冰水中冷却即得纳米粒或亚微粒。
4)此外还有薄膜-超声法。
2.磁性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
先制备磁流体,第二步再制备含药磁性纳米粒或磁性亚微粒。
(四)纳米粒与亚微粒的修饰与稳定性
1.长循环纳米粒与亚微粒
用两嵌断PLA/PGA共聚物与PEG(分子量350~20000)以液中干燥法制备PEG修饰的亚微球,所得粒径约200nm的亚微球表面被PEG覆盖,明显延长在血液循环系统中滞留的时间,亦称长循环亚微球。
2.表面电荷修饰亚微粒 紫杉醇PLGA亚微粒表面带负电荷,为了对带负电荷(含糖胺多糖)的血管壁增加吸附,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胺,DMAB)修饰亚微粒,使之表面带正电荷,以提高紫杉醇的药效。
3.免疫纳米粒与亚微粒 单抗与药物纳米粒与亚微粒结合,采用静脉注射法可实现主动靶向。与药物直接同单抗结合相比,单抗失活较少且载药量较大。
4.温度敏感纳米粒与亚微粒 应用对温度敏感的高分子材料,温度改变时理化性能可明显改变,加速药物的释放。
5.pH敏感纳米粒与亚微粒 某些载体材料可在介质pH改变时提高释药速率,从而可在体内pH不同的病灶组织区(胃肠道或肿瘤)实现靶向给药。
五、缓释、控释制剂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与方法
1.缓释、控释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1)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2)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地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国外对缓释、控释制剂的名称没有严格区分,亦不统一。《美国药典》35版对缓释与控释制剂定义未做区分,将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长效制剂视同延释制剂;将迟释制剂并于延释制剂,称为调释制剂。
延释制剂系指通过适当方法延缓药物在体内释放、吸收、代谢及排泄过程,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者减轻其毒副作用的制剂;迟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不立即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和脉冲制剂;调释制剂系指采用适当方法,控制药物以一定的速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释放,该速率与体内药物吸收速率有一定相关性的制剂。
(3)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与普通制剂相比,缓释、控释制剂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③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
④减少用药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虽然缓、控释制剂有其优越性,但并非所有药物都适合制备缓释、控释制剂,如剂量很大的药物(一般指>1.0g);半衰期很短的药物(t1/2<1h);半衰期很长的药物t1/2>24h);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药效激烈的药物;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则或吸收差的药物;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等均不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
2.缓释、控释制剂的载体材料
(1)阻滞剂:是一大类疏水性强的脂肪类或蜡类材料。常用的有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酸(十八酸)、硬脂醇(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常用肠溶包衣阻滞材料有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及丙烯酸树脂L型、R型(EudragitL、eudragit R)等。
(2)骨架材料:是采用骨架技术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亲水凝胶骨架材料、溶蚀性骨架材料和不溶性骨架材料三大类。
1)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主要是一些亲水性聚合物,可分为四类:
①天然胶,如海藻酸盐、琼脂、黄原胶、西黄蓍胶等;
②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乙基纤维素(HEC)等;
③非纤维素多糖类,如甲壳素、甲壳胺、脱乙酰壳聚糖(壳聚糖)、卡波姆、半乳糖甘露聚糖等;
④高分子聚合物,如聚维酮(PVP)、乙烯聚合物、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PVA)等。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特点是遇水或消化液后经水合作用而膨胀,并在释药系统周围形成一层稠厚的凝胶屏障,药物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透过凝胶屏障而释放,释放速度因凝胶屏障的作用而延缓,材料的亲水能力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2)溶蚀性骨架材料:是指疏水性强的脂肪类或蜡类物质,如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丁酯等。
3)不溶性骨架材料:是指不溶于水或水溶性极小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无毒塑料等。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有乙基纤维素(EC)、聚甲基丙烯酸酯、无毒聚氯乙烯、聚乙烯、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该类骨架材料口服后不被机体吸收,无变化地由粪便排出。
(3)包衣材料: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大多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无毒,不受胃肠道内液体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机械性能。常用的不溶性包衣材料有醋酸纤维素(CA)、乙基纤维素(EC)、聚丙烯酸树脂、硅酮弹性体及交联海藻酸盐等;肠溶包衣材料有纤维醋法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EudragitL、Eudragit R等。
(4)增稠剂:是一类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水后,其溶液黏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主要用于延长口服液体制剂的疗效。常用的有明胶、聚维酮(PVP)、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右旋糖酐等。
3.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
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包括:溶出原理、扩散原理、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的原理、渗透压原理和离子交换作用。
(1)溶出原理:药物的溶出可用Noyes-whitney方程表示:
式中,dC/dt为溶出速度,S为固体的表面积,D为药物的扩散系数,V为溶出介质的体积,h为扩散层厚度,CS为药物溶解度即药物饱和溶液的浓度,C为t时间药物浓度。
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式,通过减小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释作用的方法很多,包括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类、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类、控制颗粒大小等。
(2)扩散原理:药物以扩散作用为主释放药物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①通过水不溶性膜扩散;②通过含水性孔道的膜扩散;③通过聚合物骨架扩散。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有:包衣、制成微囊、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制成乳剂和植入剂等。
(3)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亲水凝胶骨架片已广泛用于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其释药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①骨架片遇消化液表面润湿、吸水后膨胀形成凝胶层;②表面药物向消化液中扩散;③凝胶层继续水化骨架溶胀,凝胶层增厚延缓药物释放;④骨架同时溶蚀,水分继续向片芯渗透,骨架完全溶蚀,药物全部释放。亲水凝胶骨架片释药机制即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即药物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的综合效应,药物的水溶性不同,释药机制也不同。对水溶性药物主要以药物的扩散和凝胶层的不断溶蚀为主,对难溶性药物则以骨架溶蚀为主。
(4)渗透压原理: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系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一类制剂。口服渗透泵片以其独特的释药方式和稳定的释药速率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渗透泵制剂,一般由片芯和包衣膜两部分组成,按照结构特点,分为单室渗透泵片和多室渗透泵片两类。
1)单室渗透泵片的构造和原理:单室渗透泵片由片芯、包衣膜和释药小孔三部分组成。片芯由水溶性药物、水溶性聚合物(包括渗透活性物质)或其他辅料组成;包衣膜由水不溶性聚合物,如CA、EC或EVA等组成,在胃肠液中形成半透膜;释药小孔是用激光或其他方法在包衣膜上开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孔。当渗透泵片置于胃肠道或人工胃肠液中时,由于薄膜的半透性,只允许胃肠液中的水通过半透膜进入渗透泵内,泵内的药物溶液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胃肠液。
由于渗透活性物质的存在,片芯内药物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渗透压4053~5066kPa(体液渗透压760kPa)。由于渗透压的差别,药物由释药小孔持续流出,流出的药物量与渗透进入膜内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内的药物溶解殆尽为止。
2)多室渗透泵制剂的构造和原理:多室渗透泵制剂适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制备,可制成双层或双室渗透泵片。双层渗透泵片的片芯为双层,一层含有药物及可溶解性辅料,另一层为遇水可膨胀的促渗透聚合物。释药过程中由聚合物层膨胀产生推动力,将药物混悬液推出释药孔。
(5)离子交换作用:通过树脂进行交换进行。常用的树脂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聚合物链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药物可结合在树脂上。当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接触时,通过交换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设计缓、控释制剂应考虑的因素
(1)与药物理化性质相关的因素
1)药物溶解度:一般而言,溶解度大于1.0mg/ml的药物较易制备缓、控释制剂;溶解度小于0.01mg/ml的药物,剂型设计难度较大;溶解度与胃肠道生理pH关系密切的药物很难控制释药速率,通常不易制成良好的缓、控释制剂。
2)药物稳定性:一些在胃肠道中易水解或易被酶代谢的药物在设计时应在理论剂量、释药速率方面适当调整,如采用抗酸辅料、加入酶抑制剂或微囊化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在小肠环境下不稳定或经肠壁酶代谢的药物,不适于设计成缓、控释制剂或定位释药制剂,应考虑改变给药途径。
3)油/水分配系数: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大,脂溶性大,水溶性小,易透过生物膜,这类药物能在机体内滞留较长时间,如吩噻嗪;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小,脂溶性小,水溶性大,透过生物膜较难,从而造成生物利用度较差。
4)其他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在500~700的药物较易制成缓、控释制剂。分子量过大,则扩散速率减小,对缓、控释制剂的设计不利,与其他剂型相似,设计缓、控释制剂也应考虑药物的晶型、粒度、溶解速率对释药性的影响。
(2)与药物动力学性质相关的因素
1)药物的吸收:一般而言,在胃肠道整段或较长部分都能吸收且不会引起较大不良反应的药物是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良好候选药物。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通常制成胃肠道滞留型缓、控释制剂,以延长药物的吸收时间。
2)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期(t1/2)为2~8小时的药物最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t1/2很短(<1h)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比较困难。t1/2很长(>24h)的药物本身作用时间很长,从体内蓄积的可能性考虑,不宜制备缓、控释制剂,从减少毒副作用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制备缓、控释制剂。
3)药物代谢:首过作用大的药物,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制成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比普通制剂低,但当普通制剂的首过作用未达饱和时,两者生物利用度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大多数肠壁酶系统对药物的代谢作用具有饱和性。
(3)与药理学性质相关的因素
1)药物剂量:一般认为,单次给药剂量0.5~1.0g是普通制剂的最大剂量,此限量对缓、控释制剂同样适用。
2)治疗指数(TI):治疗指数是指最低中毒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对于TI小的药物,在设计中更应注意血药浓度的波动性,稳态血药浓度的峰谷比值即剂型指数Dl应小于TI,此类药物最好是零级释药。
(4)与生理学性质相关的因素,
1)昼夜节律: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存在着显著的日内差异,如体温、心率、血压以及所有内源性物质水平等均随时间做周期性波动,肝、肾、肺等器官的功能均有昼夜节律。释药系统在体内的运行及吸收因昼夜节律而明显改变,这一因素对定时释放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令药物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脉冲式释放,对于改善症状和治疗无疑有更好的效果。
2)药物的运行状态:胃的生理状态分为消化期和消化间歇期,在消化期或消化间歇期给药,药物的运行状况并不相同,消化期内给药,药物可以在胃中停留几个小时,停留时间与食物的质量和数量相关,在消化间歇期给药,药物可能被迅速送入小肠。
3)食物的影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变胃肠道pH;②改变胃肠蠕动;③食物-药物或制剂相互作用;④血流状况的改变;⑤胃排空速率改变;⑥影响药物的首过效应等。食物产生的这些影响均可改变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尤其对一些溶蚀型缓、控释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食物的这些影响程度迄今仍不能准确预测。
2.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内容
(1)药物的选择:具有如下特征的药物不适宜制备缓、控释制剂:一次剂量很大(如>0.5g);药理活性强;溶解度小或受pH影响显著;吸收不规则或受生理因素影响显著;t1/2很短(t1/2<1h)或很长(t1/2>24h);临床应用时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等。此外,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的抗生素类药物,加之耐药性问题,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但是,由于制剂技术的进步,对口服缓、控释制剂药物的选择已发生了一些观念性的变化,许多限制已被打破。如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首过作用强的药物制成了缓、控释制剂;硝酸甘油半衰期很短,也可制成每片2.6mg的控释片;而地西泮半衰期长达32小时,USP也收载有缓释制剂产品;卡马西平(t1/2=36h)、非洛地平(t1/2=22h)等半衰期长的药物,苯氯布洛芬(剂量700mg,片重1g)等剂量大的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均制成了缓、控释制剂;可待因、吗啡等成瘾性药物也制成了缓、控释制剂。
(2)缓、控释制剂给药时间的设计: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80%~120%范围内,若药物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宜设计12小时给药一次的缓、控释制剂;若药物除小肠外,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则可考虑设计24小时给药一次的缓、控释制剂。缓、控释制剂峰谷浓度比显著小于普通制剂,一般t1/2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可设计12小时服药一次;t1/2长、治疗指数大的药物,可设计24小时给药一次的缓、控释制剂。
个别药物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成较短用药时间的缓释制剂,如国外销售的右美沙芬缓释胶囊,每8小时给药一次,这可能对一些半衰期很短的药物是另一种选择,虽然服药次数并没有减少,但副作用将因平稳了血药浓度而减小。此外,对于一些剂量较大的药物制备成缓释制剂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3)缓、控释制剂剂量的设计:缓、控释制剂剂量的设计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经验方法,即根据普通制剂的用法和用量,确定缓、控释制剂的剂量,如普通制剂每天用药3次,每次剂量为20mg,制成缓、控释制剂每天用药1次,则剂量为60mg。但该法设计的剂量不准确,如欲得到理想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缓、控释制剂的剂量设计可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利用药物动力学参数,根据需要的血药浓度和给药间隔设计缓、控释制剂的剂量。
(三)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
1.体外释放度试验
(1)释放度试验方法: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试验可采用以下方法:①转篮法;②桨法;③小杯法;④转瓶法;⑤流室法。通常水溶性药物制剂选用转篮法;难溶性药物制剂选用桨法;小剂量药物选用小杯法;小丸剂选用转瓶法;微丸剂可选用流室法。
(2)释放试验的介质:常用的最佳释放介质为去除空气的新鲜蒸馏水,或根据药物的溶解特性、处方要求、吸收部位等,使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0.1mol/L盐酸、pH6.8磷酸缓冲溶液和pH4~8的缓冲液。为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量,溶出介质中可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磺酸钠(0.5%以下)、异丙醇、乙醇(浓度10%以下,不得超过30%)、吐温80,最好不用醇类的溶出介质,如果必须使用,应提供体内外相关性数据。释放介质的体积应符合漏槽状态,一般要求不少于形成药物饱和溶液量的3倍,并脱气,常用量药典规定500~1000ml。
(3)取样点的设计:《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试验从释放曲线图中至少选出3个取样时间点,第一点为开始0.5~2小时的取样时间点,用于考察药物是否有突释;第二点为中间的取样时间点,用于确定释药特性;最后的取样时间点用于考察释药是否基本完全。此3点可用于表征体外缓释制剂药物释放度。控释制剂除以上3点外,还应增加2个取样时间点。此5点可用于表征体外控释制剂药物释放度。释放百分率范围应小于缓释制剂。如果需要可再增加取样时间点。
(4)释放数据处理方法:为便于定量和定性地研究和比较各制剂的体外释放曲线,自缓、控释制剂出现以来,人们便在不断地提出和改进评价的方法和模型,常用的数学模型有:①零级动力学方程;②一级动力学方程;③Higuchi方程;④Weibull分布;⑤Peppas方程;⑥药物平均释放时间(MDT);⑦拟合因子f1和f2等。
2.体内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
(1)生物利用度:系指剂型中的药物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2)生物等效性:系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差异。
《中国药典》规定,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在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两种条件下进行。单次给药(双周期交叉)试验的目的在于比较受试者于空腹状态下服用缓控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的生物等效性,并确认受试制剂的缓控释药物动力学特征。多次给药是比较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多次连续用药达稳态时,药物的吸收程度、稳态血浓度和波动情况。对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要求、对受试者的要求和选择标准、参比制剂、试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中国药典》(2010年版)都有明确规定,此处不再赘述。
3.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缓释、控释制剂要求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试验,它应反映整个体外释放曲线与整个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体内外具有相关性时,才能通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体内情况。内外相关性可归纳为3种:
①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两条曲线上对应的各个时间点应分别相关,这种相关简称点对点相关;②生相应用统计矩分析原理建立体外释放的平均时间与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之间的相关,由于能产似的平均滞留时间可有很多不同的体内曲线,因此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不能代表体内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③将一个释放时间点(t50%、t100%)与一个药代动力学参数(如AUC、Cmax或tmax)之间单点相关,但它只说明部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