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运动解剖学》章节重点串讲:第2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27

  第二节 肌肉

  人体骨骼肌约有600块,绝大多数附着于骨骼上。

  一、肌肉总论

  (一)肌肉的大体构造

  1、肌腱和肌腹:一块肌肉,中间是:肌腹——由许多肌纤维构成,能收缩;两端是:肌腱——由互相交织成辫状的胶原纤维束构成,附着在骨面,无收缩能力,有很大抗牵张能力。

  2、肌肉中的血管

  3、肌肉中的神经有三种:

  A、运动神经:支配肌肉活动,一个神经细胞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参与运动的运动单位愈多肌力越大。

  B、感觉神经:感受肌纤维张力变化的刺激。

  C、交感神经:调节肌肉营养、物质代谢及生长发育。

  (二)、微细结构:

  1、肌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纵行排列的细丝状纤维,称为肌原纤维。

  2、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明带(I)、暗带(A)。

  3、明带中间有一条深色的Z线。

  4、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节,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5、每条肌原纤维由更细的肌微丝构成,根据其化学成分和形态可分为:粗肌微丝——由肌球蛋白构成;细肌微丝——由肌动蛋白构成。

  6、骨骼肌收缩机理:目前公认的是肌微丝滑动学说——细丝牵着Z线向粗丝间隙滑动,肌节缩短,肌肉收缩,肌肉舒张时相反。

  (三)、肌肉的辅助结构:

  筋膜、腱鞘、滑膜囊、籽骨、滑车。

  (四)肌肉的分类

  根据肌肉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四类。

  长肌根据头数可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根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又可分为梭形肌、多羽状肌、羽状肌、半羽肌。

  (五)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和弹性:

  骨骼肌受外力作用可被拉长的特性称为伸展性。

  当外力解除时,被拉长的骨骼肌又可回缩,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称为弹性。

  2、粘滞性:

  骨骼肌内部所含的胶状物质可使骨骼肌收缩时产生阻力,称为骨骼肌的粘滞性。

  体温升高时,骨骼肌粘滞性下降;体温低时,骨骼肌粘滞性升高。因此,做好准备活动,可使体温升高,从而降低骨骼肌的粘滞性,防止骨骼肌拉伤。

  (六)肌肉配布规律

  (七)肌肉的协作关系

  1、原动肌:直接完成某动作的肌肉。如:持哑铃弯举肘时,肘关节做屈的运动,原动肌是肱肌、肱二头肌。

  2、对抗肌: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肉。如:在上述动作中,肱三头肌是肱肌、肱二头肌的对抗肌。

  3、固定肌:将原动肌定点所附着的骨固定起来的肌肉。如:在上述动作中,肱二头肌使前臂屈的同时,也使上臂(肱骨)向前臂靠拢,所以必须有肩关节的屈肌、伸肌共同收缩,以固定肱骨,因此称它们为固定肌。

  4、中和肌:限制或抵消原动肌发挥其他功能的肌肉。如:屈大腿时,髂腰肌有两个作用:屈大腿、使大腿屈外,故需有大腿的旋内肌收缩来中和(或称抵消)髂腰肌的旋外的作用。

  (八)肌肉的工作性质: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两大类。

  1、动力性工作:

  (1)、克制工作(向心):肌肉收缩克服阻力,肌力大于阻力,使运动环节朝肌拉力方向运动的工作。如:持哑铃弯举肘的动作中,肱肌、肱二头肌做克制工作。

  (2)、退让工作(离心):肌肉在阻力的作用下逐渐被拉长,阻力大于肌力,使运动环节朝肌拉力相反方向运动的工作。如:持哑铃弯举后慢慢放下,肱肌、肱二头肌是原动肌,但做退让工作。

  2、静力性工作:肌纤维紧张持续一段时间,收缩和放松不交替,使运动环节固定、维持一定身体姿势的肌肉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它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三种。

  (九)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1、肌肉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十)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1、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力量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象叫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其实质是肌力不足)。

  2、多关节肌被动不足(柔韧性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出现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再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叫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

  例如:股后肌群在正踢腿时,在髋处已被拉长,在膝处继续拉长有困难,存在被动不足的现象;而在高抬腿时,只在髋处被拉长,不存在被动不足,故高抬腿比正踢腿更容易。

  (十一)体育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

  1、肌肉体积增大。

  2、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3、肌纤维周围毛细血管增多。

  4、肌肉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