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教育学(一)重要知识点:课程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2-28

  第七章 课程

  一、 课程与课程论

  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地组织安排的。

  【领会】

  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

  课程是知识:在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 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这样的课程主要关注并依赖学习者的认知品质和过程。 容易导致“重物轻人”。

  课程是经验: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这样的课程跳出了认识论的范畴,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

  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二、 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决定课程有哪几个基本关系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为主的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

  (2) 知识与能力。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3) 分科与综合。

  (4)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课程目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过程

人文主义课程

重视人,崇尚个性

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

充分的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科学主义课程

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课程要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只是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对于方法和形式同样讲究科学性,讲究效率

  三、 课程的一般范畴

  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

  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哪几个层次

  1. 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的。即aims 如全面发展的人、四有新人等

  2. 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即goals

  3. 课程目标。即objectives

  【领会】

  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

  课程的一般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发展变化:

  1. 在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如我国地方课时的安排是我国课程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2. 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四、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一) 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基本结构等;

  (二) 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各门课程的大纲或标准;

  (三) 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课程实施,由教师进行再设计。

  五、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第一,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1) 论证了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2) 解决了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第一个是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也就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学校的教育目标当然要与此一致;第二个是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根据学习心理学可能达到的。

  (3) 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有效陈述教育目标的工具:二维图表。

  第二,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选择学习经验的5条原则:

  (1) 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 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 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4个特征:

  (1) 有助与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 (3) 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

  (2) 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 (4) 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第三,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的主要准则:

  (1) 连续性:对于一些重要的目标,要让学生有机会反复地涉及以便于理解和掌握

  (2) 顺序性:主要指正确安排难易深浅的顺序

  (3) 整合型:是指不同课程之间,以及课程与学生发展之间的横向关系

  组织学习经验的具体步骤:

  (1) “对课程组织的总体框架取得一致的看法”即采用学科课程,还是核心课程等

  (2) “对已确定的每一个领域内所要遵循的一般组织原则,取得一致的看法”即确定与所采取的课程形式一致的逻辑顺序和原则

  (3) “对采用的低层次单元的的种类,取得一致的看法”即采用系列的课、顺序的课题还是单元

  (4) “制定一些灵活的方案或所谓的‘资源单元’,供每位教师在于某一组学生打交道时使用”

  (5) “由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班上从事的特定活动”

  第四,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评价课程程序的四个步骤:

  (1) 确立评价目标 (2) 确定评价情境 (3) 设计评价手段 (4) 利用评价结果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