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学考试《资产评估》复习资料: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2-19

  3、修复费用法。(修复费用大小即贬值额)

  直接按照会计学中的折旧年限估算成新率,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必须摒弃。这是因为:第一,折旧是由损耗决定的,但折旧并不就是损耗,折旧是高度政策化了的损耗第二,折旧年限的确定。第三,折旧年限的确定基础与评估中成新率的确定基础——损耗本身,具有差异性。第四,资产评估过程中,一些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根据实地勘察鉴定的结果,确定的使用年限与折旧年限完全相同,这时当然可以采用折旧年限。

  三、运用成本法评估资产的程序及其优缺点

  (一)运用成本法评估资产的程序:1、确定被评估资产,并估算重置成本;2、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使用年限;3、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损耗或贬值;4、计算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二)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1、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损耗,评估结果更趋于公平合理;2、有利于单项资产和特定用途资产的评估;3、在不易计算资产未来收益或难以取得市场参照物条件下可广泛地应用;4、有利于企业资产保值。

  缺点:1、工作量大;2、它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目前价值,必须充分分析这种假设的可行性;3、经济性贬值也不易全面准确计算。

  第三节 收益法

  一、收益法及其适用的前提条件

  (一)收益法的含义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资产评估价值与资产的效用或有用程度密切相关,资产的效用越大,获利能力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大。

  (二)收益法应用的前提条件:1、被评估资产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其未来期望收益的单项或整体资产;2、资产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也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的;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二、收益法应用的形式:

  (一)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的情况

  (二)资产未来收益无限期的情况:

  1、未来收益年金化的情况(2001年考过选择)

  所有的资产评估,其未来预期收益尽管不完全相等,但生产经营活动相对稳定,各期收益相差不大,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估,步骤如下:(约当年金法)

  第一步,预测该项资产未来若干年(一般为5年左右)的收益额,并折现求和。

  第二步,通过折现值之和求取年等职收益额。

  第三步,将求得的年等值收益额进行资本化计算,确定该项资产评估值。

  2、未来收益不等额的情形

  资产评估值(预期收益现值)=∑前若干年各年收益额×各年折现系数+以后各年的年金化收益/资本化率×前若干年最后一年的折现系数(即复利现值系数)

  三、收益法中各项指标的确定

  (一)收益额

  收益法运用中,收益额的确定是关键。

  收益额是指由被评估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超出其自身价值的溢余额。

  1、收益额指的是资产使用带来的未来收益期望值(评估基准日以后),是通过预测分析获得的。

  2、收益额必须是由被评估资产直接形成的,不是由该项资产形成的收益应分离出来,切莫张冠李戴。

  用于资产评估的收益是资产的客观收益(正常收益),而不是资产的实际收益。

  收益额的构成:第一,税后利润,即净利润;第二,现金流量;第三,利润总额。

  选择哪一种作为收益额,评估人员应根据所评估资产的类型、特点以及评估目的决定,重要地是科学反映资产收益,并与折现率或资本化率口径保持一致。

  (二)折现率和资本化率

  从折现率本身来说,它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收益率越高,资产评估值越低。

  折现率与利率不完全相同,利率是资金的报酬,折现率是管理的报酬。

  折现率应包括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

  无风险报酬率是指资产在一般条件下的获利水平,风险报酬率则是指冒风险取得的报酬与资产的比率。

  资本化率(适用年金化形式)与折现率(适用非年金化形式)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在量上未必恒等。

  (三)收益期限(评估基准日以后的期限)

  收益期限是指资产收益的期间,通常指收益年限。

  四、运用收益法评估资产的程序及其优缺点

  (一)收益法评估资产的程序:

  1、收集验证有关经营、财务状况的信息资料;

  2、计算和对比分析有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

  3、预测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确定折现率和资本化率;

  4、将预期收益折现或资本化处理,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

  (二)收益法的优缺点

  1、收益法的优点是:(1)能真实和较准确地反映企业资本化的价值;

  (2)与投资决策相结合,应用此法评估的资产价值易为买卖双方所接受。

  2、收益法的缺点是:(2005年4月32题考过选择)

  (1)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

  (2)在评估中适用的范围较小,一般适用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也适用于资源类资产)

  第四节 资产评估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一、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

  (一)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共同目标就是活得令人信服的可靠的评估价值。

  成本法、收益法的运用都是建立在现行市价基础之上的。

  (二)市场法与成本法的区别(2006年4月考过简答)

  1、成本法是按现行市场价格确定重新购买该项资产的价值,而市场法则是按市场上该项资产的交易价格确定的。

  2、市场法中的现行市价指的是资产的独立价格,是交易过程中采用的。

  3、市场法的运用与原始成本没有直接联系,而成本法中的某些计算,则要用被评估资产的原始成本和原始资料。

  4、成本法是按全新资产的购建成本和扣除被评估资产的各项损耗(或贬值)后确定评估价值;市场法则是按参照物价格,并考虑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的各项差异因素并进行调整来确定评估值。

  二、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2002、2004、2006年考过简答)

  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相适应。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与资产评估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资产评估价值类型说明“评什么”,是资产评估价值质的规定,具有排他性,对资产评估方法具有约束性;资产评估方法说明“如何评”,是资产评估价值量的确定,具有多样性和替代性,并服务于评估价值类型。2、资产评估方法必须与评估对象相适应。3、评估方法的选择还要受可搜集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制约。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