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点:货币供求与平衡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1-07
中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与平衡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识记:
在货币需求的问题上,许多经济学家都作过理论分析,主要有三大学说:
马克思关于货币需要量的论述;
凯恩期对货币需求的论述;
弗里德曼关于货币需求的论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行为,是由交易动机、投机动机、预防动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关于投机动机的分析。
领会:
马克思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的假设前提?
马克思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完全的金币流通。
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基本因素?
待销售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
货币流通规律可表述为:流通中纸币数量必须限定在客观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超过这一限度,纸币就要贬值,物价相应上涨。
第二节 货币的供给
识记:
货币供应量: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持有的现金和存款总量。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具有多倍创造货币功能的货币。通常用下式表示
B=R+C(B为基础货币;R为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将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就是乘数。
领会: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一般考虑以下原则
a)货币的流动性程度。所谓流动性程度是指货币变为现款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b)层次划分要考虑到与有关经济变化有较高的相关程度。
c)具有划分层次所需的统计资料和数据,并且银行具有调控能力。
我国当前货币层次划分法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制约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本因素及其关系式?
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受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提现率。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中央银行在调节货币供给的主导地位?
中央银行的作用:
a)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这相当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可以扩大其派生能力;
b)中央银行可以调低存款准备率,这也等于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实际可用的存款额,增强其派生能力;
c)中央银行增加货币(现金)的发行,企业单位和居民则会把现金存入争胜地,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
由于中央银行的作用,商业银行有可能适应经济需要不断扩大派生能力,派生出更多的存款。可见,中央银行实际上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派生的“原动力”,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等资金运用而派生出存款,增加货币供应。在货币供应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相互联系、共同操作,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制约货币供的基本因素?
企业和部门的贷款需求,企业单位及居民持有现金的状况。
第三节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要
识记:
社会总供给: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可供商品总量,它包括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之和。
社会总需求:一定时期内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相应提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它也可划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