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餐饮业法规》章节考点:第10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6-13
中自学考试《餐饮业法规》章节考点:第10章
价格是商品经济的货币表现,它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商品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价格法的作用:
1. 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维护价格秩序。
2. 规范公平竞争环境,优化价格形成机制。
3.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 规范、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
经营者的不正当价格行为,是指经营者从事违反了我国《价格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规规定,扰乱市场正常价格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政府定价行为,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的活动。
价格总水平的调控
市场价格总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商品或服务价格动态的综合反映。
价格总水平的三个重要界限:
1. 价格上涨幅度不得超过经济增长率。
2. 不超过人们工资增长的幅度。
3. 不超过银行存款的利率。
价格管理体制是国家关于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和职能的法律制度。
税收的概念:税收简称税,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法律规定无偿的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税收的特征:
1. 国家的主体性。 2. 公共的目的性。
3. ,强制性。 4. 无偿性。 5. 确定性。
税收的职能:
1. 筹集资金的能力。
2. 宏观调控职能。(配置职能,稳定职能)
3. 再分配职能。
税收的种类
1. 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2. 直接税和间接税。
3. 从量税和从价税。
4. 中央税和地方税。
5. 价内税和价外税。
税法概念:税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主体:税法主体是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税法客体:征税客体也称征税对象或课税对象,即征税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
税目和计税依据是对征税对象在质与量上的具体化。
税目:就是税法规定的具体项目。
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计税基数,简称税基。
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率。
纳税时间:是指在纳税义务发生后,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期限,因而也称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向征税机关申报纳税的具体地点。
流转税是以商品(包括劳务)为征税对象,以依法规定的商品(包括劳务)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类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增值税:增值税是对那些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或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或个人,以其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税款抵扣制度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税率一般称三档:
1. 基本税率17%,适用于一般情况。
2. 低税率13%,适用于粮食类、能源类包括生活用能源、饲料农用类以及规定的其他货物。
3. 零税率仅适用于法律不禁止或不限制报关出口的货物以及输往海关管理的保税区等特殊区域内的货物。
纳税额计算:
1. 一般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
税额。
2. 小规模纳税的计税方法:应纳税额=销售额乘以征税率,
通常为6%,小规模商业企业为4%。
3. 进口货物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乘以税率。组成计税价格=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
4. 税收减免:主要对象农业自产自销的,古旧图书,教学科
研的进口仪器,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等。
消费税的概念:消费税是指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的纳税主体: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消费税的定额只有汽、柴油和黄、啤酒。纳税额=消费品销售额乘以税率。
营业税的概念:营业税是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营业税的纳税主体: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餐饮业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服务资源,是餐饮企业的全部员工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具体体现为员工的生产或服务能力。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合法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劳动合同的性质:
1. 劳动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合同。
2. 劳动合同的实质在于让渡劳动力使用权而非提供劳务。
3. 劳动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工资的概念: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根据预先预定的标准以货币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的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标准的概念:标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并能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的制定原则:
1. 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原则。
2. 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
3. 保护环境的原则。
4. 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的原则。
5. 协调配套的原则。
6. 有利于国际间经济贸易发展的原则。
7. 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参与标准制定的原则。
标准化概念: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的活动过程。
标准化法是调整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和标准实施监督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油烟是把食物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的产物统称为油烟。
我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1. 中国的餐饮业面临外国餐饮业和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和挑战。
2. 体制上的矛盾日益明显,导致餐饮业的两级分化加剧。
3. 餐饮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企业经营方式相对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落后。
企业的特征:
1.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2. 企业的存在及其活动具有连续性和独立性。
3. 企业应当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法律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
1. 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自然人投资的企业。
2.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3. 个人独资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
4. 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
合伙企业的名词解释:合伙企业是依照《合伙企业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的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
1. 合伙企业因合伙协议而成立。
2. 合伙企业是基于合伙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建立的。
3. 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 合伙企业是合伙人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除合伙协议另有规定外。)
公司企业的名词解释:公司是以《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企业的特征:
1. 公司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企业。
2. 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3.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4. 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债务责任有限。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是指企业因某些法律是由的发生而使市场主体的资格归于消灭的行为。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原因:
1. 投资者决定解散。
2. 投资者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
放弃继承。
3. 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入伙:入伙是在合伙企业续存期间,原来不具备合伙人身份的投资者经其他合伙人的同意而取得合伙人资格的民事法律行为。
退伙:退伙是指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使其合伙身份归于消灭的法律事实。
合伙企业的解散,又称散伙。是因合伙关系终止或因法律规定的原因导致合伙企业终止经营,解散组织,清理债权债务,退资析产分担亏损,以致最终丧失主体资格的法律事实。
公司解散是指公司丧失法人资格的法定原因已经产生,而应逐渐终止公司权力义务的行为。
特许权合同也叫做特许权转让合同、许可合同或使用许可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特许权转让人(或称许可人),另一方为特许权的受让人(或称被许可人)。
特许连锁经营的主要特征
1. 特许连锁经营具有资产独立性的特征。
2. 特许连锁实现独立核算。
3. 特许连锁总店与其授权成立的特许店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所以在经营管理上往往不采取强制性措施:一是通过特许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饿义务;二是通过有效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来引导特许店的经营行为。
食品添加剂:是指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消费者的特征:
1. 消费者是指个人消费,即社会个体。
2. 消费者的消费性质属于生活消费。
3. 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表现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