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复习试题及答案(曲专项练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4-11-11
中10.马致远
11.C
12.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解析】
10.试题分析: 此题只需记住原作品和作者即可得到此类题满分。
11.试题分析: 只需常握名句所表达的情感,即可答得此类题满分,本题中A、B、D项均写思乡之情,C项写友情,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C。
12.试题分析: 首先明白此曲的主题——游子思乡之情,再看此句的意思——景中点出时间,再与主旨联系,分析此句对主题表达的作用,即得满分。
考点: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文学常识的掌握、对古诗词中的名句的理解、对古诗词中句子的分析能力。
点评:鉴赏古代诗词,要注意联系作者经历、写作背景、诗歌表达的感情等多方面去理解。
13.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意思对即可)
14.马致远的 《天净沙 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喜爱春天之情。(意对即可)
【解析】
13.试题分析:抓住“春山、暖日、和风、杨柳、啼莺舞燕”这些诗歌意象,可以用诸如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和煦温暖等词语进行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点评:理解诗歌要注意抓住一些鲜明的诗歌意象,透过这些意象得到它们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感。
14.试题分析:《天净沙 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是以乐景写哀情。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陶醉在明媚春光里喜悦、惬意,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情感的对比阅读。
点评:作对比阅读的题时,只要把两首诗歌分别表达的情感写出来,找出它们的异同即可。
1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断人在天涯;游子思乡
17.略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诗句节奏的能力。根据“天净沙”这首小令的节奏来划分即可,这句的节奏为“二二、三一二拍”。
16.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根据整首词的意境,本首小令的主旨句应该为“断肠人在天涯”,然后根据“小桥、人家”等描写联系“断肠人在天涯”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即可。
17.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根据这首小令中所展现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描绘画面就可。
18.曲牌名
19.D
【解析】
18.试题分析:《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曲”基础知识的认识能力。
点评: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诗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唐代,词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代,曲在元代最盛行。
19.试题分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令内容以及理解主题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马致远多年漂泊在外,过着一种羁旅愁思的生活,很容易触景生情,所以,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0.断肠。(1分) 表达了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或游子思乡之情。(2分)
21.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深秋晚景图(意对即可)(2分)
【解析】
20.试题分析:“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审题的要点,根据题目“秋思”与诗歌的内容可知,本诗的主旨是思乡,前三句均是写景,最后一句是借景抒情,因此,“断肠”便是符合题意的答案,诗中的孤独、思乡之情尽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点评: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时借写景、叙事间接表达出来,也有时直抒胸臆。如果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一定要借助这些诗句揣摩所要表达的感情。如果没有,则要根据所写景或事的特征,把人物的情感揣摩出来。
21.试题分析:“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都是秋天黄昏时候景色,这些景色一般是凄凉、萧瑟的,根据本诗的主题,本文中的这些景色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概莫能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写的是什么景物,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联系全文的主旨,根据所学诗歌的常识,揣摩景物所表现的意境。
22.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断肠
23. A
【解析】
22.试题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写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借景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因此,本诗是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