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第十一章第三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04
中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基本特点是:致病因子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微循环广泛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出血明显出现、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
原因: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次为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大手术和创伤也常见。
主要机制:组织因子的释放;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抗凝功能失调、血细胞的破坏和血小板激活以及某些促凝物质的入血。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可促进DIC发生。例如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由于第一次注入小剂量内毒素,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封闭,第二次注入内毒素则易引起DIC。
2、肝功能严重障碍
主要的抗凝物质在肝脏合成。
3、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3周开始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逐渐增多,而AT-Ⅲ、tPA、uPA降低。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多。酸中毒也是原因。
4、微循环障碍:休克导致的微循环障碍。红细胞聚集、血小板聚集,以及酸中毒及内皮损伤都有利于DIC的发生。
另外,临床上不当使用纤溶抑制剂,过度抑制纤溶,而导致高凝。
三、DIC的分期和分型
(一)分期
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二)分型
1、DIC发生的快慢分:
急性型:休克和出血为主,病情迅速恶化。分期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常见于:严重感染、异型输血、严重创伤和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慢性型:病程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较健全。临床表现轻。常以某器官功能不全为表现。此型有时仅有实验室异常。常见于:恶性肿瘤、教员并、慢性溶血性贫血。
亚急性:病因为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