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第十一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8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功能紊乱

  一、凝血因子的异常

  (一)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

  1、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A、B、C分别缺乏FⅧ、FⅨ、FⅪ。vWF缺乏可引起血管性假血友病,并分两型;1型是vWF缺乏,2型是vWF质的异常。

  2、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

  (1)生成障碍:①VitK缺乏:依赖VitK的因子有FⅡ、FⅦ、FⅨ、FⅩ。②肝功能严重障碍。

  (2)消耗过多:DIC时。

  (二)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的异常。

  与基因等多因素有关。凝血酶、蛋白C、蛋白S基因突变可促进血栓形成。

  二、血浆中抗凝因子的异常

  抗凝因子异常主要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

  (一)AT-Ⅲ减少或缺乏:导致血栓形成倾向

  1、获得性缺乏:

  (1)合成减少:肠消化吸收蛋白障碍、肝功能严重障碍、口服避孕药时的雌激素增加。

  (2)丢失和消耗增多:肾病综合症、大面积烧伤。DIC。

  2、遗传性缺乏。

  (二)蛋白C和蛋白S缺乏

  1、获得性缺乏:蛋白C和S均依赖VitK。所以VitK缺乏克导致缺乏,另外口服避孕药、妊娠等都是原因。

  2、遗传性缺乏和APC抵抗

  (1)蛋白C缺乏、异常症:基因突变

  (2)蛋白S缺乏、异常症:PS是APC分解FⅤa、FⅧa的辅助因子

  (3)APC抵抗: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加入APC,可以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产生APC抵抗的原因:抗PC抗体、PS缺乏和抗磷脂抗体以及FⅤ、FⅧ基因突变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