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第十一章第一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8

  2、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系统

  凝血酶可使蛋白C转变成激活的蛋白C(APC)。

  APC的作用:①可以水解FVa、FⅧa;从而阻碍了Ⅷa与Ⅸa组成的Ⅹ因子复合物的形成,以及阻碍了Ⅴa和Ⅹa组成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限制FⅩa与血小板的结合;③灭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④使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

  TM的作用:与凝血酶结合后,降低其活性,却大大增强APC的作用。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十分重要的FⅦa抑制物。

  三、纤溶系统及其功能

  纤溶系统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抑制物等成分。其主要功能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保证血流通畅。也参与组织的修复和血管的再生。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两条途径:

  1、内源性激活途径:在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时,产生的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FⅪ-高分子激肽原(HK)-FⅫa复合物。其中PK被FⅫa分解为激肽释放酶。

  激肽释放酶、FⅫa、FⅪa以及产生的凝血酶都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2、外源性激活途径:组织和内皮细胞合成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肾合成的尿激酶(uPA)起作用。

  纤溶酶除了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外,还可水解凝血酶、FⅤ、FⅧ、FⅫ等。

  体内抑制纤溶系统活性的物质:PAI-1,补体C1抑制物;α2抗纤溶酶;α2巨球蛋白。

  四、血管内皮细胞(VEC)在凝血、抗凝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

  1、VEC正常时不表达TF;

  2、VEC可生成PGI2、NO及ADP酶,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等。

  3、VEC产生或促进tPA、uPA等,促进纤溶过程

  4、VEC的抗凝作用:VEC产生TFPI抑制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VEC表面表达TM,通过TM-PC系统产生抗凝;VEC表面表达肝素样物质,并与AT-Ⅲ结合产生抗凝作用;产生α2巨球蛋白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