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第九章第一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1

  第九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概念

  细胞凋亡: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也成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生理意义:确保正常发育、生长指(趾)间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的清除;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针对自身抗原的T淋巴细胞;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受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阻止病毒的复制。

  第一节 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一)大致过程:四个阶段

  凋亡信号转导

  凋亡基因激活:接受死亡信号,按预定程序启动凋亡

  细胞凋亡的执行:细胞进入死亡执行阶段,主要执行者是核酸内切酶和Caspase,前者彻底破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指令,而后者导致细胞结构的全面解体。

  凋亡细胞的清除:凋亡的细胞被邻近的吞噬细胞等吞噬。

  (二)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1、形态学变化:胞膜及细胞起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骨所,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整个凋亡过程没有细胞内容物的外漏,所以不伴有局部的炎症反应。

  2、生化改变:DNA片段化断裂,蛋白质的降解。

  核固缩,DNA片段化,电泳时呈“梯状”条带。

  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切割染色质。Ca2+/Mg2+可增强它的活性,而Zn2+能抑制其活性。

  Caspase的激活,对底物天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活性中心是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主要作用是灭活细胞凋亡的抑制物,水解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导致细胞解体,形成凋亡小体。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

  1、凋亡相关因素:诱导性和抑制性因素。

  (1)诱导性因素:

  激素和生长因子失衡:强烈应激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分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所致。

  理化因素:射线、高温、抗癌药物等。例如,电离辐射可产生大量自由基,使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DNA受损,引起细胞凋亡。

  免疫性因素:细胞毒T淋巴细胞可分泌粒酶,引起靶细胞凋亡。

  微生物学因素:细菌、病毒等的感染。HIV感染时,可导致大量CD4+淋巴细胞凋亡。

  (2)抑制性因素:一些细胞因子(IL-2,神经生长因子等);某些激素(ACTH,睾丸酮,雌激素等);某些二价金属离子,如Zn2+;药物,如苯巴比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病毒如EB病毒等及中性氨基酸都有类似作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