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第六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07

  第六章 发热

  一、概述

  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发热并不是体温调节障碍,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仍正常,只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在高水平上进行。

  但对于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来说则不同,调定点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或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和中暑)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亢)等。这属于被动性体温升高,又称为过热。

  另外某些生理情况下,体温也会升高,例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发热通常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再经过一些后继环节引起体温升高。发热激活物又称为EP诱导物。

  1、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

  (1)细菌:

  ①革兰阳性菌是最常见的发热的原因。主要是葡萄糖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致热物是全菌体以及代谢产物。例如葡萄球菌释放的可溶性外毒素,A族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以及白喉杆菌释放的白喉毒素等。

  ②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致热物为全菌体、胞壁所含肽聚糖、最突出的是胞壁所含的脂多糖(LPS,也叫内毒素ET)。ET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耐热性高,一般方法难以清除,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ET反复注射可耐受。

  ③分枝杆菌:结核杆菌。致热物全菌体及胞壁所含肽聚糖。

  (2)病毒:流感病毒、SARS等。致热物为全病毒及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病毒反复注射液可导致耐受性。

  (3)真菌:致热因素是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4)螺旋体:钩端螺旋体钩体内所含溶血素和细胞毒因子等致热。回归热螺旋体代谢裂解产物致热。梅毒螺旋体所含外毒素。

  (5)疟原虫:裂殖子和代谢产物(疟色素)。

  2、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

  (二)内生致热原

  1、种类:

  (1)白细胞介素-1

  (2)肿瘤坏死因子

  (3)干扰素: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白细胞产生。与发热有关的是IFNα和IFNγ。所致发热有剂量依赖性,可被PG合成抑制即阻断。与IL-1和TNF不同的是,IFN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

  (4)iL-6: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作用弱于TL-1和TNF。TNFα和IL-1β能诱导Il-6产生,而IL-6可下调TNFα和TL-1β的表达。PKC激活途径和cAMP依赖途径对IL-6基因表达有重要调节作用。

  2、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细胞与发热激活物结合后,即被激活,从而开始EP的合成。

  LPS激活细胞有两种方式:

  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LPS首先与LBP(血清中LPS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LBP将LPS转移给sCD14(可溶性CD14),形成LPS-sCD14复合物→该复合物作用于细胞上受体,使细胞活化。

  在单核/巨噬细胞LPS与LBP形成复合物,在于细胞表面CD14(mCD14)结合,形成三重复合物,从而启动细胞内激活。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1、体温调节中枢:包括正调节中枢和负调节中枢。

  2、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2)EP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3)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