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导航

2016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系统备考:第十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18

  第十四节 其他抗菌药物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磷霉素

  机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与细菌竞争同一转移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抗菌谱G+菌、G-菌均具杀菌作用。

  分布浓度:以肾为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主要经肾排泄。

  2.利奈唑胺

  机制与细菌50S亚基的23S核糖体核糖核酸上的位点结合,阻止功能性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质合成。

  【完善口诀】红绿林利五十载。

  用于治疗:G+菌感染。

  主要用于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感染,以及其他敏感菌引起的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

  【小结】G+球菌

  A.首选青霉素类;

  B.耐药、轻中度感染大环内酯类;

  C.耐药、严重感染万古霉素;

  D.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3.夫西地酸

  机制干扰G因子参加蛋白质合成的移位作用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对一系列G+菌尤其葡萄球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在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中也具有高浓度。

  在肝脏代谢,主要由胆汁排出,几乎不经肾脏排泄。

  (二)典型不良反应

  1.磷霉素常见:腹部不适、稀便或腹泻。

  2.利奈唑胺常见:失眠、头痛、腹泻、皮疹、瘙痒、发热、口腔或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感染。

  用药时间过长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甚至失明)、乳酸性酸中毒。

  3.夫西地酸静滴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痉挛。

  (三)禁忌证

  1.磷霉素妊娠期妇女、5岁以下儿童。

  2.利奈唑胺高血压、类癌患者使用相关药物时。

  3.夫西地酸妊娠后3月。

  (四)药物相互作用

  1.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药具有协同作用。

  2.利奈唑胺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合用时,可能发生5-羟色胺综合征。

  3.夫西地酸不能与他汀类药联合使用引发横纹肌溶解症、肌肉无力和疼痛。

  二、用药监护

  应用利奈唑胺时

  每周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症;

  可能出现视力损害眼科检;

  可能发生假膜性结肠炎;

  可能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三、主要药品

  1.磷霉素 2.利奈唑胺 3.夫西地酸

  4.小檗碱黄连素肠道感染: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腹泻;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注意事项】不宜肌注。

  第十五节 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第一线(5个):异烟肼、利福平及其类似物、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

  第二线: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环丝氨酸、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调整顺序。

  1.异烟肼首选。

  ①“用情专一”选择性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对其他微生物几乎无作用。

  ②“斩草除根”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

  ③“里应外合”穿透性强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均有作用,是全效杀菌剂。

  【异烟肼杀菌机制】

  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从而使细菌细胞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2.利福平

  ①“沾花惹草”广谱,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多种G+球菌,特别是耐药金葡菌,G-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沙眼衣原体和某些病毒。

  ②“斩草除根”繁殖期和静止期均有效,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③“里应外合”穿透力强:细胞内、外均有作用。

  【利福平杀菌机制】

  特异性抑制敏感微生物的DNA依赖性RNA多聚酶,阻碍其mRNA的合成。

  3.吡嗪酰胺

  抗菌作用在酸性环境中较强。

  机制能进入含有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并渗入结核菌体,菌体内的酰胺酶使其脱去酰胺基,转化为吡嗪酸而发挥作用。

  单用迅速产生耐药性。常采用低剂量、短疗程与其它药联合。

  4.乙胺丁醇

  仅对生长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效,对静止期细菌几乎无影响。

  对其他微生物几乎无作用。

  机制与二价离子Mg2+结合,干扰细菌RNA的合成。

  单用产生耐药性。

  5.链霉素第一个用于治疗结核“鼻祖”:

  A.不易透过细胞膜主要对细胞外结核分枝杆菌有效;

  B.不易透入纤维化、干酪化及厚壁空洞病灶内;

  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较差。

  D.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多。

  6.对氨基水杨酸钠

  抗菌谱极窄,仅对细胞外结核菌有抑制作用。

  机制: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使二氢叶酸合成障碍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类似谁?

  7.氟喹诺酮类

  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加替沙星。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异烟肼

  ①肝脏毒性(AST及ALT升高、黄疸等)。

  ②周围神经炎加用维生素B6。

  2.利福平

  ①肝毒性转氨酶AST及ALT升高、肝肿大和黄疸。

  ②“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呼吸困难、嗜睡及肌肉疼痛。

  3.吡嗪酰胺

  ①关节痛(高尿酸血症引起);

  ②发热、乏力或软弱、眼或皮肤黄染(肝毒性)、畏寒。

  4.乙胺丁醇

  视神经受损视物模糊、眼痛、红绿色盲或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视神经炎)。

  5.链霉素补充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过敏反应。

  6.对氨基水杨酸钠

  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瘙痒、皮疹、药物热、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胃溃疡;出血;血尿、蛋白尿、肝功能损害及粒细胞计数减少。

  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的比较()

 

抗菌机制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异烟肼

抑制分枝菌酸合成

结核病首选药

1.神经系统毒性(+B6
2.肝毒性

利福平

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结合,抑制细菌RNA合成

1.结核
2.麻风 
3.沙眼
4.耐药金葡菌

1.流感样综合症
2.肝毒性

吡嗪酰胺

进入含有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并渗入结核菌体,菌体内的酰胺酶使其脱去酰胺基,转化为吡嗪酸

与其他合用

关节痛(高尿酸)

乙胺丁醇

与Mg2+结合,干扰菌体RNA合成

视神经炎

  (三)禁忌证

  1.对具体品种过敏者禁用。

  2.异烟肼妊娠期妇女避免应用。

  3.利福平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妊娠初始3个月内妇女禁用。

  4.乙胺丁醇已知视神经炎者、乙醇中毒者、年龄≤13岁者禁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5.吡嗪酰胺儿童不宜。

  (四)药物相互作用

  1.异烟肼

  (1)与利福平合用可增加肝毒性。

  (2)服用异烟肼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

  补充肝药酶抑制剂。

  2.利福平

  (1)肝药酶诱导剂与相关药物合用时,需增加后者剂量。

  (2)促进雌激素的代谢,降低口服避孕药的作用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3.吡嗪酰胺与别嘌醇、秋水仙碱、丙磺舒、磺吡酮合用,可增加血尿酸浓度而降低上述药物对痛风的疗效。

  4.对氨基水杨酸钠可增强抗凝血药的作用。

  二、用药监护

  (一)“早期、适量、规律和全程”原则

  早期及早用药。

  适量最大疗效、最小毒副作用,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

  规律在强化阶段和巩固阶段每日1次用药或每周2~3次间歇用药,不可随意更改或停药。

  全程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

  (二)提倡联合用药至少应同时使用3种药物。

  (三)采用全程督导服药彻底治疗,避免病程迁延,诱发耐药性。

  三、主要药品

  1.异烟肼

  【适应证】

  单用于各型结核病的预防;

  与其他药联合,适用于各型结核病,包括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

  【注意事项】

  (1)大剂量应用时,可使维生素B6大量随尿液排出导致惊厥,也可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的多发性病变+维生素B6。精神病、癫痫、肝功能损害及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可透过胎盘屏障妊娠期应避免应用。新生儿肝脏乙酰化能力较差,消除半衰期延长,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2.利福平

  【适应证】

  (1)与其他药联用于各种结核病初治与复治。

  (2)与其他药联用于麻风。

  (3)与万古霉素联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与红霉素联合用于军团菌属严重感染。

  【注意事项】

  (1)进食影响吸收最好清晨空腹顿服。

  (2)尿、便、唾液、汗液、痰液、泪液等可显橘红色。

  (3)可透过胎盘屏障妊娠禁用或慎用。5岁以下慎用。

  (4)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监测血象。

  (5)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愈合延迟避免拔牙术,并注意口腔卫生、刷牙及剔牙。

  3.吡嗪酰胺可使血尿酸增高,可引起急性痛风发作。

  4.乙胺丁醇

  (1)监测眼部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

  (2)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引起痛风发作。

  5.对氨基水杨酸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