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讲义:第三章第二节
来源 :考试网 2019-02-13
中(四)仪表行为规范
1.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以幼儿的欣赏水平为前提。作为一名教师,要慎重地把自己的仪表
行为调整到符合幼儿的欣赏水平上,对他们施以良好的影响。教师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下,服饰打扮整洁朴实,美观大方,充分地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幼儿;言行举止应谨慎谦和、文明礼貌;为人应热情真诚、落落大方,给幼儿树立一个既值得尊敬,又和蔼可亲的形象。
2.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举止言谈风格,也就具有不同的气质风格。教师在自身仪表行为的塑造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努力创造具有自己特点的鲜明的个性风格。
3.教师的仪表行为应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教师的职业特点规定了教师在幼儿面前,既要有纯真无邪的赤诚的童心,又要有沉稳持重的师长的成熟,更要有渊博的知识及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但教师的仪表行为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年龄段特征。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仪表修饰上富有新颖活泼的特征;中年教师年富力强、步履矫健,
仪表修饰上往往有成熟稳重的特征;老年教师德高望重、广识博见,仪表装饰上也常常透漏出严谨、庄重的风格特征。在言行举止上,不同年龄段的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仪表行为要相应地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展现出自己独具的神采。
4.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课堂教学的情调相适应。教师仪表行为的总体要求是要持重、安谧、沉稳、协调,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但由于学科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调整授课气氛、情调,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因素传情达意、相互辉映,使其能更好地与原内容保持审美情趣上的协调一致。
(五)语言行为规范
教师的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具体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传授知识、介绍经验、交流感情为目的而使用的一门工作语言。教师的语言行为既属于客观现实活动,即传授知识、交流感情的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是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教师的语言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要规范、正确和准确。
1.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边远地区的教师也要通过媒体及其他途径练习普通话,力争发音标准。
2.教师的课堂用语、语法要规范,避免方言、土语,指导学生应使用正确的词语和语法。
3.语义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这需要教师熟悉学科知识,思路清晰。教师要不断修炼语言能力,在用规范、正确的语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
4.语句要完整,前后连贯、有逻辑性。课堂教学切记教师语言断层、表达混乱、自相矛盾。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和语言习惯,语气平和,态度和蔼,包括语音语调和表情手势等,都要保持与幼儿平等的姿态。加强与幼儿的交流,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增加亲和力,促进教育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三、幼儿园教师在保教实践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是幼儿园中基本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直接关系着教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一)教师与幼儿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教师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幼关系是最基本、最突出的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幼儿
尊重幼儿即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尊重幼儿的情绪情感;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幼儿的个人意愿。
2.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符合幼儿教师的言谈举止。加强技能技巧的训练,并能将技能技巧运用于不同领域教学中。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3.教师要理解与宽容幼儿的错误
幼儿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会犯“错误”。面对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如果过于严厉地批评甚至体罚,那么幼儿越来越害怕教师,并与教师疏远,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与教师对立。教师应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幼儿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不要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二)教师与幼儿家长
教师和家长以幼儿为纽带被置于同一个教育系统中,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将幼儿培养成
才。只有在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下,幼儿才能够顺利而健康地成长。在处理与幼儿家长的
关系中,教师要做到:
1.尊重和信任家长
从一定的意义说,教师和家长实际是教学伙伴,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都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早期教育而努力。尊重和信任家长是教师与家长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
2.与家长进行真诚的交流幼儿教师的工作一方面在于保教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是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因为,教师要主动和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幼儿园和家庭间建立和谐、密切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理解并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家长对教师产生的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意见和看法,其实都是从孩子的角度有感而发的。由于各自的知识经验、家庭背景、期望标准不同,教育也随之不同,而教师也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尽量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并把自己的看法向对方表达清楚,期待能够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三)教师与同事及管理者无论在任何单位工作的人都必须处理好各自与同事和领导者的关系,幼儿教师也不例外。在处理与同事和领导者的关系中,教师要做到:
1.提升自身素质教师要想处理好与同事和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以身作则,人品正、责任心强的好教师,并切实加强师德修养,坚持师德与师能并重,才能有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尊重他人,以诚相待
相互尊重是教师道德境界的体现,也是教师调动帮助自己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基础。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团结和睦的同事关系和融洽支持的集体,这要求每位儿童教师应该尊重他人,维护其他教师的威信,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大度,虚怀若谷。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当遇到问题或冲突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既认识自己的要求,也能够体会他人需要,这样才会得到同事的尊重。
3.尊重领导,服从安排与领导交往,在群体组织中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教师在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中,必须尊重领导,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主动接受领导对自己工作的监督和考查;发现领导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要通过正常途径,抱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予以指正,帮助领导改进工作。同时,要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教师关心和支持领导是对事业负责的表现,教师应积极与领导同心协力的做好工作,并从幼儿园整体的利益出发,互谅互让,这样才能建立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
四、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实践要求☆☆☆
保教活动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优质的保教活动是幼儿园赖以生存的前提。因此,幼儿教师要在保教活动中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发挥教师在保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一)爱国守法
在保教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做爱国守法的模范,并将爱国守法融于保教活动中。
1.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的,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保育和教育孩子,而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做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事业,有了这种认
识,才能自觉担负起这份责任和使命。
2.树立为祖国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幼儿园教师只有体验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崇高,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处处为事业着想,矢志不渝地为培养幼儿,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幼儿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为此,教师必须做到知法、守法和不违法。在宪法的指引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骨干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幼儿园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坚决贯彻教育法律法规,严格依法执教。依法执教要把法定的职业规范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依法律为尺度,严格选择教师职业行为。
3.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爱国守法教育
在保教活动中,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通过领域渗透、主题教育或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教育。同时,教师要在保教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使幼儿知法、守法,重视对幼儿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