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医学理论《儿科学》复习笔记:第九章感染性疾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1

  第四节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原发性肺结核是儿童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

  一、病因

  结核杆菌。具有抗酸性,需氧菌,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红色。人型为人类结核的主要致病菌。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开放型肺结核患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小儿吸入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引起感染。

  3、易感人群:新生儿对结核菌非常易感。

  三、发病机制

  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2、迟发型变态反应

  四、诊断

  1、病史

  (1)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2)结核接触史:尤其是与活动性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

  (3)卡介苗接种史

  (4)急性传染病史:麻疹、百日咳、水痘等。

  2、结核菌素试验

  (1)试验结果:小儿结核感染后4~8周后,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

  ①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阴性;

  ②5~9mm为阳性(+);

  ③10~19mm为中度阳性(++);

  ④>20mm为强阳性(+++);

  ⑤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肿、破溃、淋巴管炎、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

  (2)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

  ①接种卡介苗后。

  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结核杆菌。

  ③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越小,活动可能性越大。

  ④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⑤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强度由<10mm增至>10mm,且增幅>6mm时,表示有新近感染。

  阴性见于:

  ①未感染过结核;

  ②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③假阴性反应;

  ④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3、实验室检查

  (1)结核杆菌检查:重要的确诊手段,从痰液、胃液、脑脊液等中检查。

  (2)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ELISA、PCR、ESR等。

  4、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检出结核病灶的范围、性质、类型、活动或进展情况。

  5、其他辅助检查

  ①纤支镜检查:有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及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诊断。

  ②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可发现特异性结核改变。

  ③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或胸腔镜取肺活体组织检查。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2、抗结核药物

  (1)目的:①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②防止血行播散。

  (2)原则:①早期治疗;②适宜剂量;③联合用药;④规律用药;⑤坚持全程;⑥分段治疗。

  (3)常用药物:①全杀菌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②半杀菌药:链霉素SM,吡嗪酰胺PZA;③抑

  菌药物:乙胺丁醇EMB,乙硫异烟胺ETH。

  (4)治疗方案

  ①标准疗法:一般用于无自觉症状的原发型结核。

  每日服用INH、RFP和(或)EMB,疗程9~12个月。

  ②两阶段疗法:用于活动性原发型结核、急性粟粒性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

  A强化治疗阶段:联用3~4种药物,疗程一般3~4个月,短程疗法为2个月。

  B巩固治疗阶段:联用2种药物,疗程一般12~18个月,短程疗法为4个月。

  ③短程疗法:直接督导下服药与短程化疗DOTS。疗程为6~9个月,有如下方案:

  A2HRZ/4HR;B2SHRZ/4HR;C3EHRZ/4HR。

  六、预防

  1、控制传染源:根本措施。

  2、卡介苗接种:有效措施。禁忌证:

  ①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②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③注射局部有湿疹或患全身性皮肤病。

  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3、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目的:预防儿童活动性肺结核,预防肺结核病发生,预防青春期结核复燃。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