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

导航

2018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总则(试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3-1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2018 修订征求意见稿)

  总 则

  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全面加强和规范住院医师培训工作,重新修订本标准。

  一、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缜密的临床思维和过硬临床基本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相关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1. 职业道德

  守法、爱国、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制度;恪守维护健康与健康促进的职业宗旨和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生命、平等博爱;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主持正义,具有为医疗事业付出的敬业精神,秉承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

  2. 医学人文

  住院医师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素养, 并能将之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等过程中。

  (二) 专业能力

  1. 知识技能

  熟练掌握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并能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对患者全面、耐心、准确、有效的医疗照护中,逐渐提高临床决策、患者管理的能力。随着规范化培训年度递进,逐渐承担起相应的医疗管理责任。

  2. 临床思维

  充分运用所学医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强化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融合,通过反复的实践和训练,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做出合理决策。

  (三)患者照护(患者管理)

  1. 患者管理(患者照护)

  能及时收集、分析、整合患者具有诊断意义的各种信息,做出合适的医疗诊断和诊疗方案,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程观察、照顾和处理。

  2. 爱伤观念

  不仅需要治疗患者,同时需要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体会患者的痛苦,理解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

  (四)沟通合作

  1. 医患沟通

  能够与患者、家属及相关人员建立互相尊重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听取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具备协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团队合作

  能够有效的融入医疗团队,与其他医疗人员团结合作,协调和利用各种卫生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教学能力

  1. 临床教学

  积极参与见习生、实习医生、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同时参与向护理、药剂、检验等相关医疗人员传授医疗知识以及学科相关进展的教学活动, 培养和提高教学能力。

  2. 健康科普

  逐步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了解疾病预防和医学科普的基本知识, 能够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开展针对人群的医学科普教育宣传和针对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指导。

  (六)学习提升

  1. 学习能力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主动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诊疗服务。

  2. 诊疗质量提升

  通过临床实践总结规律,提高认识;能够主动发现临床诊疗中存在的缺陷, 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二、培训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胜任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

  (一)专业理论

  专业理论学习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

  1. 公共理论

  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医学人文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基本原理、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等有关基础知识。

  2. 临床专业理论

  主要学习执业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

  (二)临床实践

  培训对象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如下内容:

  1. 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熟悉危重病症的判断与紧急处理等基本技能。

  2. 掌握临床通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临床合理用血原则、心肺复苏等技术; 掌握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

  3. 熟练并规范书写临床病历,按照轮转规定完成手写系统病历。

  4. 了解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正确处理流程和舒缓医学等相关知识。

  三、培训过程与考核

  (一)培训年限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

  已具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由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依据本培训标准,结合其临床经历和实践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2. 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或考核不合格者,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适当延长培训时间。

  (二)培训方式

  培训对象在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培训任务。培训基地负责住院医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组织实施,主要采取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

  专业理论主要采取集中面授、远程教学和有计划的自学等方式进行,可分散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完成。

  临床实践内容可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查房、模拟培训、情境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注重培训对象能力的培养,在培训第一年能够达到医师资格考试对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三)培训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过程考核为重点。过程考核是对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临床能力水平与素质的动态评价,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内容涉及医德医风、临床职业素养、出勤情况、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和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方面。过程考核合格和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是参加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

  日常考核和出科考核主要由培训轮转科室负责。出科考核原则上应当在培训对象出科前完成,并由专业基地审核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年度考核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应当在培训对象完成每一年度培训后进行。

  过程考核及评价方法包括:问诊观察评价(COT),SOAP病例汇报,迷你临床演练评估(TCM –Mini CEX),技能操作的评估(DOPS),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基于标准化病人(SP)的考核,轮转带教教师评估报告(CSR), 360°评估等。

  四、其他

  (一)各专业按照相应专业培训细则实施。

  (二)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适当调整相关专业培训内容,原则上不得低于相应专业培训细则的要求。

  (三)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