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

导航

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专项试题:肾内科病案八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1-09

  二、回答问题

  1、如何治疗急性肾盂肾盂、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的治疗通常用敏感的杀菌抗生素3天疗法能治愈。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按病情的轻重有所不同:1、轻型急性肾盂肾炎宜口服有效抗菌药物 14 天疗程,一般用药 72h 即显效, 如未显效,应按药敏更改抗菌药物;2、较严重的急性肾盂肾炎宜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在获得药敏报告后,可酌情改用肾毒性小且比较便宜的抗菌药物,静脉用药至患者退热 72h 后, 可改用口服有效的抗菌药物,完成 2.周疗程;3、重症急性肾盂肾炎多是复杂性肾盂肾炎, 致病菌常为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在退热 72h 后,可改用口服有效的抗菌药物,完成 2 周疗程。在病情允许时,应尽快做有关尿路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有无尿路梗阻,尽可能纠正尿路梗阻,否则难以治愈。

  2、妊娠期尿路感染、男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和无症状性细菌尿的治疗原则 是什么?

  ⑴妊娠期尿路感染宜选用毒性较小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头孢菌素类等。四 环素类、氯霉素、喹诺酮类不宜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氨基糖苷类慎用。孕妇的急性膀胱炎 应使用抗菌药物 7 天,治疗后要复查以确证治愈。以后,每月要做细菌培养,直至分娩。孕妇急性肾盂肾炎因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在妊娠中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者,可用呋喃妥因作长 疗程低剂量抑菌疗法。⑵男性尿路感染:50 岁以后,由于前列腺增生,易发生尿路感染, 可用抗菌药物治疗 14 天。50 岁以前的男性尿路感染常伴有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用环丙沙星或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 12~18 天,再发者可给予上述同样治疗。常再发者可用长疗程低剂量抑菌疗法。⑶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如患者有尿路感染症状,应立即予以强有力的抗 菌药物治疗,并及时更换导尿管,必要时考虑改变引流方式,如改为间歇性导尿或耻骨上膀 胱造瘘引流。如患者没有尿路感染症状,而仅有无症状细菌尿,可暂不予治疗,等到导尿管 拔除后再治疗之。⑷无症状性细菌尿:妇女和老人的无症状性细菌尿不予治疗。但妊娠妇女

  的无症状性细菌尿必须治疗,与前妊娠期尿路感染相同,如经治疗后仍有细菌尿,则应进行 长疗程低剂量抑菌疗法。学龄前儿童的无症状性细菌尿,要予以治疗。肾移植、尿路梗阻及 其他尿路有复杂情况者的无症状性细菌尿,应予口服有效抗菌药物 7 天,必要时可继续治疗4周。

  3、淋证的定义、辨证要点。

  定义: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症。

  辨证要点:淋证有六淋之分,证情有虚有实,且多虚实夹杂,各种淋证又常易转化。林城辨 证首先应别六淋之类别,其次,须辨证候之虚实,虚实夹杂者,须分清标本虚实之主次,证 情之缓急,最后须辨明各淋证的转化与兼夹。

  4、尿路感染定位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定位: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脓毒血症症状,伴有明显的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 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2、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

  ⑴根据冲洗后尿培养阳性;

  ⑵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

  ⑶尿 NAG 升高、尿β2-MG 升高;

  ⑷尿渗透压降低。

  3、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除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功能检查。

  ⑴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

  ⑵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⑶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具备上述第⑴、⑵条的任何一项再加第⑶条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

  5. 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有哪些?

  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有:1、血容量不足: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重肾衰,常见于有钠水丢失的患者;2、感染: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伴低血压时对肾衰影响尤大;3、尿路梗阻:最常见的是尿路结石;4、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律失常;5、肾毒性药物;如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6、急性应激性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7、高血压: 如恶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的降压过快过剧;8、高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

  如何鉴别癃闭与关格?

  二者主症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但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时 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愵,甚或昏迷等症状。而 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 格。故癃闭病情轻于关格。

  6. 水肿的严重变证有哪些?试简单描述其主症、治则和主方。

  水毒内阻,胃失和降:本证多由湿热壅盛及通降受阻发展而来。症见神昏嗜睡,泛恶呕吐, 口有尿味,不思饮食,小便短少,甚或二便不通,舌苔浊腻,脉细数。治宜通腑泄浊,和胃降逆。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大黄、石菖蒲。

  水凌心肺,阳气衰微:本证多由阳虚水泛发展而来。症见心悸胸闷,喘促难卧,咳吐清涎, 手足肿甚,舌淡胖,脉沉细而数。治宜通阳泄浊,温振心阳。方用真武汤和黑锡丹。

  虚风扰动,神明不守:本证是由肾精内竭,肝风内动发展而来。症见头昏头痛,步履漂浮, 肢体微颤等。治宜熄风潜阳,补元固本。方用大补元煎和羚角钩藤汤。

  邪毒内闭,元神涣散:本证多由各型阴水迁延不愈发展而来。症见神昏肢冷,面色晦滞,泛 恶口臭,二便不通,肌衄牙宣,舌红绛,苔焦黄,脉细数。治宜清热解毒,通窍泄浊。方用

  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口服,大黄煎液保留灌肠。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