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咨询工程师《方法与实务》教材精讲:宏观经济学基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11-30
中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产出、就业和价格,分别通过不同指标加以衡量。
(一)产出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
(1)名义 GDP、实际 GDP
1)名义 GDP——是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的 GDP。实际市场价格,即财务分析价格体系中的
“时价”。名义 GDP 变动的原因:产量的变动+价格的变动(相对价格变动和绝 对价格变动)。
2)实际 GDP——是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如 2019 年价格)来计算的 GDP。固定价格或不变
价格,即财务分析价格体系中的“基价”。实际 GDP 变动的原因:产量的变动。
名义 GDP 增长率=实际 GDP 增长率+价格变化率。实际 GDP 被广泛用来监测一国的增长情况。
【案例】某项目在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时,咨询工程师认为,项目的增量效益应该包括当地 GDP 的增长。
【问题】判断咨询工程师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乙咨询工程师的观点错误。理由:项目的增量效益应该包括当地名义 GDP 扣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增长而非名义 GDP 的增长。
【注释】项目经济分析应对所有效益和费用采用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实际价格进行计算,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但可考虑相对价格变动。
(2)三种 GDP 统计核算方法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从生产方面统计 GDP(生产法)
我国一般采用此方法。
GDP=第 一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企业)增加值
其中:增加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价值。
2)从收入方面统计 GDP(收入法)
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3)从支出方面统计 GDP(支出法)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3)潜在 GDP
潜在GDP——是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潜在GDP 是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2.国民总收入(GNI)
国民总收入(GNI)=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二)就业与失业的衡量
就业情况的变动和实际产出变动趋向一致:当实际产出上升时,对劳工的需求上升,就业率
上升,失业率下降;当实际产出下降时,对劳工的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1.失业的类型
(1)按失业的原因分类
根据劳动市场上失业的原因,失业归纳为三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由于人们在各地区之间迁移、各种工作岗位变动而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
即使经济处在充分就业水平时也会存在。
例如:①刚毕业的学生正在找工作。②刚刚生育后的母亲正在找工作。③离开原岗位试图找
更好的工作等。
2)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
如果对不同类型劳动的需求发生变动,而劳动的供给未能及时调整,就会发生结构性失业。
例如:某些部门或地区的兴起和衰落所引起的职业间或地区间的结构失衡。
3)周期性失业——当总支出和产出下降时,对劳动整体需求下降所引起的失业。
许多地区和职业的劳动市场同时呈现失业率上升,是周期性失业的标志。区分失业类型有助于人们对劳动市场作出诊断。较高水平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可能发生在劳动力市场总体均衡时;而周期性失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是就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结果。
2.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失业率
(1)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零失业率,因为即使劳动力市场总体均衡也会发生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2)充分就业失业率(又称自然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失业率=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
(三)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
1.通货膨胀
(1)概念
通货膨胀率=(当年总物价水平-基年总物价水平)/基年总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报告期 CPI-基期 CPI)/基期 CPI
(2)类型
1)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 10%以内。
2)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 10%-100%。
3)恶性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 100%。
(3)成因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过度增长,远远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货物。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例如,人工成本增加)
3)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型通货膨胀
——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4)结构性通货膨胀
——是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分为两种情况:个别关键性商品的供求比例失调、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
2.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1)消费物价指数(CPI)
——度量的是普通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消费品(包括食品、住房、服装及医疗服务等)的价格变动。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2)GDP 平减指数
——是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比率,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可以解释 GDP 的所有组成部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的价格水平。
GDP 平减指数=(名义 GDP/实际 GDP)×100%
(3)生产价格指数(PPI)
——生产价格指数衡量的是生产或批发环节的价格指数。
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衡量
在衰退时期,实际 GDP 低于潜在 GDP;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 GDP 会在短期内高于潜在GDP。
(二)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和价格水平
产出水平与就业水平同向变动。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1)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加结构性失业率,周期性失业为零; 价格水平上涨的节奏会加快。
(2)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以及周期性失业率之和; 通货紧缩或受其威胁。
(3)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价格的急剧跳升。
(三)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冲击,通常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