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重点试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4
中21、对决策评估选坚持以下要求?
一是要以目标为准绳,在实现“满意目标”或“最优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评估选择。
二是方案选优要坚持整体原则,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三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来评估选优方案。
22、名义群众法要求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在问题提出之后,先进行个体决策,其步骤是?
第一,群体成员聚在一起,但在进行讨论之前,要求每个成员写明自己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第二,每个群体成员向群体中的其他人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依次进行,每次表达一种观点。
第三,群体开始讨论每个成员的观点,并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这些观点。
第四,群体成员独自安静地对这些观点进行排序。最终的决策皎选择排序地靠前,最集中的观点。名义群体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允许成员正式地聚集在一起,但在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的思维。
21、德尔斐法不允许群众成员面对面地聚在一起,其步骤是?
第一,在问题明确之后,要求群体成员通过填写精心设计的问卷来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每个群体成员匿名并独立地完成第一份问卷。
第三,把第一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在另一个中心地点整理出来。
第四,把整理和调整后结果分发给每一个人。
第五,在群体成员看完整理结果之后,要求他们再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六,如果有必要,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直到找出大家意见一致的解决方案。
22、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决策的情境因素主要包括决策的相对重要性和决策的时间压力两方面。1)决策的相对重要性是指某一决策与其他决策重要程度的比较。2)决策的时间压力是指客观上要求迅速决策,必须当机立断。
二、环境因素。有的行为科学家把决策的环境分为确定的环境、风险的环境、冲突的环境和不确定的环境等四类。
(三)人的因素。1、理智的决策者主要是依靠思考、分析、判断来进行决策,不受情感的左右。2、半理智半情感的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能理智地思考判断,但同时也有个人情感的参与。3、直觉-情感的决策者是与理智决策者相反的,其主要是靠个人的直觉、灵感或预感进行决策,而不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23、领导者处于不同的决策环境时,应采取不同的决策态度和技术?
1)在确定的环境里,由于环境的各种变化是已知的,也能比较确切地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其产生结果,因此决策者只需从已知的各种途径中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就可以了。
2)在风险环境中,决策地各种因素的变化及其后果无法事先预测,但可以推测出每一情况发生的概率,因此决策时就需要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选取具有最大期望值的行动方案。
3)在冲突环境中,冲突双方都在采取相应的对策。
4)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决策者无法预知行动的结果,也无法预知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因而决策将更加复杂和困难。
24、警察组织中各种群体决策技术的应用?
行为科学家把决策的有效性(ED)、决策质量(Q)和决策的认可(A)二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ED=Q·A。公安机关在决定使用何种决策技术时,要首先分清决策问题的性质,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决策技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
25、团队的作用?
1)团队对组织的益处。(1)通过改进程序和方法,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2)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促进员工参与决策的过程,使决策更科学、更准确。(3)团队成员互补的技能和可以应对多方面的挑战。(4)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组织更灵活,反应更迅速。
2)团队对个体影响。(1)团队的社会助长作用。(2)团队的社会标准化倾向。(3)团队压力。(4)从众压力。从众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最大量存在的,它有积极的一面,也不消极的一面。其一、从众的积极方面。有的从众训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统一行为,能提高团队活动的良好秩序和效率;的从众是在个体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只能参照别人的意见,这时个体的内心会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其二、从众的消极方面。“逆而运营”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别人错,自己也跟着错。
3)团队对个体的益处。主要表现在工作压力由团队压力决定变大或变小的;责任共同承担;团队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回报和常识共享;团队成员能够相互影响;所有成员都体验到成就感等方面。
26、团队和群体的区别?
1)领导方面。群体有明确的领导人,而团队则不然,尤其当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成员共享决策权。
2)目标方面。群体的目标必须跟组织保持一致,但团队中除了这一点外,还可以产生自己的目标。
3)协作方面。协作性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群体的协作性可能是中等程度的,有时成员还有些消极或者对立,但在团队中是一种齐心协力的气氛。
4)技能方面。群体成员的技能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而团队成员 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能把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综合在一起,形成角色互补,从而达到整个团队的有效组合。
5)结果方面。群体的绩效是每一个个体的绩效相加之和,团队的结果或绩效是由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
27、从群体发展到真正的团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磨练,而此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群休发展到所谓的伪团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团队。
第二阶段,由假团队发展到潜在团队,这时已经具备了团队的雏形。
第三阶段,由潜在的团队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团队,它具备了团队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真正的团队距离绩效的团队还比较遥远。
28、在公安机关中,团队的组织形成如下几种关系?
一是上级领导与团队领导的“授权者-任务完成者”关系,即上级领导代表组织向团队领导授权,团队领导则承诺完成组织所目标并围绕需要达成的目标,使团队的工作区别于日常活动,突出地体现目的性。
二是团队领导与各业务局、处、科的“使用者-供应者”关系。
三是上级领导与各业务局、处、科的“人才需求者-资源育成者”的关系,即各业务局、处、科在培育足够的专业资源方面向上级领导负责,这一组关系并不是要彻底抛弃某些专业领域,而是使成员的努力由面向专业领域变为面向根本结果,并使这种改变由自发走向直觉。
四是团队领导与团队成员的“领导监督-对其负责”关系。
五是团队成员与各业务局、处、科的“专业资源-资源育成者”关系。
29、团队的成立期?
1)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包括被选入团队的人既兴奋又紧张;高期望值;自我定位并试探环境和核心人物;有许多纷乱的焦虑、困惑和不安全感;依赖职权等。
2)团队组建的工作重点,即形成团队的内部结构框架和建立团队的外界的初步联系。这两个工作重点简单地说一个是对内,即在内部建立什么样的框架;一个是对外,即怎样跟团队之外的领导者或其他的团队保持联系。(1)团队的内部框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团队的任务是什么;团队中就包含什么样的成员;是否该组建这样的团队;成员的角色如何分配;团队的规模多大;团队生存需要什么样的行为准则等。(2)团队的外部联络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建立起团队与组织的关系;确立团队权限;团队考评与激励体系;团队与外部关系等。
3)如何帮助团队度过第一阶段。(1)宣布对团队的期望是什么。也就是希望通过团队建设,在若干时间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达到什么样的规模。(2)明确愿景。(3)为团队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4)提供团队所需要的一些资讯、信息。(5)帮助团队成员彼此认识。
30、动荡期。1)团队在动荡期的表现,包括期望与现实脱节,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对能否完成目标有挫折感和焦虑感;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加剧;对领导要不满;生产力遭受持续打击等。
2)动荡期的特点。包括人们遇到了新观念的挑战,成员间、领导者与成员间发生的一些冲突,以及在其他团队和传统的组织结构中从未碰到的新技术的挑战。此外,一些人们觉得不适应的,过去在组织中没有的新规范也是造成团队动荡的要素。
3)如何帮助团队度过第二阶段。(1)度过动荡期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安抚人心。(2)准备建立工作规范。(3)调整领导决策,鼓励团队成员参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