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08

  21.在社会知觉偏差中,由于特定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影响到对其整体行为特征评价的心理效应称为(C ) 。

  A.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22.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A ) 。

  A. 弗鲁姆;  B. 洛克;  C. 斯金纳;  D. 佛隆

  二、改错题

  1. 气质有好与不好之分,气质的类型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 )

  2. 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 )

  3. 群体沟通的一般模式包括:发信息者、编码、讯道、译码和接收者。( √)

  4. 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 × )

  5. 群体内部的冲突会妨碍群体的绩效水平,破坏群体的团结和凝聚力,因此所有的冲突都是有害的。( × )

  6. 社会知觉即在社会情景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也称作人际知觉。( √ )

  7. 只要群体士气高,生产效率就一定高。(× )

  8. 团体的异质性是因为团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技能。(×)

  9. 在任何情况下,群体决策优于个体决策。( × )

  10. 冲突会妨碍团体的绩效,破坏团体的整体性,所以冲突都是有害的。(× )

  三、名词解释

  1、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探讨、揭示管理活动中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行为和领导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找出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各种途径与方法,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

  2、态度:态度就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倾向。态度是刺激与个体行为反映的中介变量。态度决定着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是预测个体行为的较好指标之一

  3、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4、心理压力:简称压力,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

  5、群体士气:指员工对群体的认同感和满意感,愿意为达到群体的目标奋斗的精神状态。士气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提高群体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6、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个体的行为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7、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常常是一个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而不是一些细则,它常常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而不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正式规定的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