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23
中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以及1935年颁布 社会保障法 后,公共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大。
2、职业化是以 专业化 为基础的。
3、 生态系统图 展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
4、社会网络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泛指 社会支持系统 。
5、回避的依恋、反抗的依恋属于 不安全 依恋。
6、充分完善和利用 社区组织 是儿童社区工作的重要原则。
7、成人型交流即AA对AA的平行交流方式,是 成熟 的人际交往类型,也是交流分析的重点和目标。
8、ABC理论认为个人的 非理性信念 导致了个人的情绪问题。
9、随着社会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领域也在 扩展 。
10、生态学观点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专业工作者把着眼点置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 互动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优势视角
答: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间接介入
答: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
3、依恋
答: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喊叫、身体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4、抗逆力
答:抗逆力:可从个人潜能、经历的过程以及结果三方面来解释。从能力来界定,抗逆力指的是个人健康地适应事情转变和处理所引致的压力之能力。从个人经历来看,抗逆力可视为在保护性因素支持下,个人回复正常生活的重整过程。而抗逆力作为结果时,便是经历事件后的正面、有建设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