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7年自考《福利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7

  四 简答

  1 简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

  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帕累托最优、补偿原则、次优原理、第三优原理;政府行为经济-公共选择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庇古理论-平均、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争论-不同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利益冲突)

  社会福利度量和研究(经济剩余、补偿剩余、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公共选择理论(社会选择问题、政府运行效率)

  研究对象:社会的经济福利

  2 简述福利经济学的含义及特征

  特征:具有规范性(normative)和实证性(positive)双重性特征

  含义:福利经济学是从资源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两个方面研究实现最大社会福利所需条件以及为了增进社会福利所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经济学。

  3 简述补偿原理的含义

  如果进行某项政策变革,使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假设受益者可以弥补受损者的损失并且有剩余,那么该项政策变革是可取的。这种判断社会变革是否有效的方法称为补偿原理。

  4 试述卡尔多补偿标准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卡尔多的福利标准是看变动以后的结果是否得大于失。若变革后可通过潜在的再分配使受损者从受益者那里得到充分的补偿,即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好或者起码没有人的状况变坏,那么,这一变革就是可取的

  特点:卡尔多的社会补偿标准主要追求实际总收入的增长,并没有考虑个人福利的补偿 “假象”的补偿不等于实际的补偿;卡尔多标准回避了收入分配问题

  5 发达国家如何支持农业发展?

  人为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农产品保护价格体系,由政府收购过剩农产品。

  提供农产品价格补贴,使农民的单位收入高于均衡价格。

  直接限制产量,使产品卖价高于均衡价格。

  6 举例说明科斯定理的应用

  钢铁厂生产钢,自己付出的代价是铁矿石、煤炭、劳动等,但这些只是“私人成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废渣,则是社会付出的代价。如果仅计算私人成本,生产钢铁也许是合算的,但如果从社会的角度看,可能就不合算了

  解决办法:政府只要明确产权。

  如果把产权“判给”河边居民,钢铁厂不给居民们赔偿费就别想在此设厂开工;若付出了赔偿费,成本高了,产量就会减少。

  如果把产权界定到钢铁厂,如果居民认为付给钢铁厂一些“赎金”可以使其减少污染,由此换来健康上的好处大于那些赎金的价值,他们就会用“收买”的办法“利诱”厂方减少生产从而减少污染。

  当厂家多生产钢铁的赢利与少生产钢铁但接受“赎买”的收益相等时,它就会减少生产。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厂方赔偿,还是居民赎买,最后达成交易时的钢产量和污染排放量会是相同的。但是,产权归属不同,在收入分配上当然是不同的:谁得到了产权,谁可以从中获益,

  而另一方则必须支付费用来“收买”对方。总之,无论财富分配如何不同,公平与否,只要划分得清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是相同的——都会生产那么多钢铁、排放那么多污染,而用不着政府从中“插一杠子”。那么政府做什么呢?明确产权,并且有效地保护产权。

  科斯定理表明,市场的真谛不是价格,而是产权。只要有了产权,人们自然会“议出”合理的价格来。

  7 市场失灵的原因

  (1)公共物品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市场失灵

  (2)垄断

  由于固定成本、规模效益等产生的贸易壁垒,使得某行业出现寡头或垄断,导致市场失灵

  (3)外部影响

  有些相关因素不是经济主体可以控制的,如污染和创新,如内幕消息

  8 比较垄断与竞争条件下的福利变化 垄断带来的福利减损:资源配置的非效率、资源利用的非效率、“寻租”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由价格灵活调节,市场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自发进行,决策具有时效性、目的性、相关性)。 低价高产出,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生产者以最低成本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超额利润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