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0)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2-19
中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熔化 B. 钢铁生锈 C. 水的蒸发 D. 玻璃破碎
2.“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理想的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 石油 B. 潮汐能 C. 太阳能 D. 风能
3. 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 +4→+3 B. +2→+3 C. 0→+2 D. -4→-2
4. 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营养成分 |
铁 |
镁 |
锌 |
钙 |
含量(mg/100g) |
4.5~5 |
90~100 |
3~4 |
280~300 |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非金属
5. 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80 B. 128 C. 208 D. 288
6. 水、食盐、醋、熟石灰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难以完成的实验是
A. 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B.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 证明鸡蛋壳里含有碳酸盐 D. 鉴别白糖和纯碱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 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该气体可能是
A. NH3 B. SO2 C. NO2 D. N2
9. 下列措施或方法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 B. 用锅盖盖灭油锅中的火焰
C. 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 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防锈
10. 用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食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 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 ④计算 ⑤溶解 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④⑤②③⑥⑤① B. ④⑤②③①⑥⑤ C. ⑤②③⑥④①⑤ D. ④①⑤②③⑥⑤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1.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https://www.examw.com/zhongkao/Files/2019-12/19/146583075.jpg)
A. 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点燃,会发生爆炸
B. 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
C. 此装置防止点燃不纯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
D. 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12.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B.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固体不一定是金属
C.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含离子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13. 下列四瓶气体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https://www.examw.com/zhongkao/Files/2019-12/19/146583512.jpg)
14.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B.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 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100mL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
15. 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 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
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⑤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