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6四川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2-1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5•乐山)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乙溶液的状态来分析;

  B.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来分析;

  C.乙已经完全溶解,改变温度后可能不会对溶质产生影响;

  D.根据溶解度是指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B.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正确;

  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错误;

  D.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应注意在一定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时应考虑可能恰好溶解达到饱和的情况.

  2.(2015•鄂州)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饱和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C、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析;

  D、根据硝酸钾的容积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 解:

  A、饱和硝酸钾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仍为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结论不正确;

  B、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结论不正确;

  C、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与溶剂的多少无关.故C结论不正确;

  D、由于硝 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故D结论正确.

  故选D.

  点评: 准确地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5•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 解:A、据图可以看出,在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的组成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

  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4.(2015•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B、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分析;

  C、根据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分析;

  D、根据KNO3、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分析.

  解答: 解: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KNO3、NaNO3的溶解度相同,此温度下KNO3、NaNO3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如不是饱和溶液,无法确定.故A错误;

  B、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B错误;

  C、由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 ℃时,NaNO3固体的溶解度是8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T1℃时,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80g,加入620g水可配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故C正确;

  D、由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15•扬州)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B、根据t2℃,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由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t3℃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大小.

  D、根据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0℃时NH4Cl的溶解度为29g,则20℃NH4Cl的溶解度大于29g,则NH4Cl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t2℃,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15•济宁)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

  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先是增大,当大约40℃时开始减小,错误;

  B、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与水结合形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

  C、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正确;

  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10H2O,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7.(2015•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液中是否含有固体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根据溶解度曲线结合物质的溶解随温度的变化确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解答.

  解答: 解:A、据图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

  B、图甲中,a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小于b中溶解的固体质量,故a的质量分数小于b,错误;

  C、图乙中,ab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若是饱和溶液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

  8.(2015•滨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

  解答: 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恰好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错误;

  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9.(2015•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确定物质能否全部溶解,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 解:A、t1℃时,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故溶液质量是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10.(2015•哈尔滨)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C.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④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据此解答.

  解答: 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故A错误;

  B、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乙的甲,故错误;

  C、由于在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正确;

  D、t2℃时,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由图可判知,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但是溶液不一定饱和,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