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4-11-15

  (2) 不定方程的解法

  不定方程没有统一的解法,常用的特殊方法有:配方法、因式(质因数)分解法、不等式法、奇偶分析法和余数分析法.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并正确应用整数的性质是解不定方程的基本思路.

  例6 求方程 的整数解.

  解(配方法)原方程配方得(x-2y)2+y2=132.

  在勾股数中,最大的一个为13的只有一组即5,12,13,因此有8对整数的平方和等于132即(5,12),(12,5),(-5,-12),(-12,-5),(5-,12),(12,-5),(-5,12),(-12,5).故原方程组的解只能是下面的八个方程组的解

  解得 例7 (原民主德国1982年中学生竞赛题)已知两个自然数b和c及素数a满足方程a2+b2=c2.证明:这时有a

  证明(因式分解法)∵a2+b2=c2,

  ∴a2=(c-b)(c+b),

  又∵a为素数,∴c-b=1,且c+b=a2.

  于是得c=b+1及a2=b+c=2b+1<3b,

  即 < .而a≥3,∴ ≤1,∴ <1.∴a

  例9(第35届美国中学数学竞赛题)满足联立方程

  的正整数(a,b,c)的组数是( ).

  (A)0 (B)1 (C)2 (D)3 (E)4

  解(质因数分解法)由方程ac+bc=23得

  (a+b)c=23=1×23.

  ∵a,b,c为正整数,∴c=1且a+b=23.将c和a=23-b代入方程ab+bc=44得

  (23-b)b+b=44,即(b-2)(b-22)=0,

  ∴b1=2,b2=22.从而得a1=21,a2=1.故满足联立方程的正整数组(a,b,c)有两个,即(21,2,1)和(1,22,1),应选(C).

  例10求不定方程2(x+y)=xy+7的整数解.

  解 由(y-2)x=2y-7,得 分离整数部分得 由x为整数知y-2是3的因数,

  ∴y-2=±1,±3,∴x=3,5,±1.

  ∴方程整数解为

  例11 求方程x+y=x2-xy+y2的整数解.

  解(不等式法)方程有整数解 必须△=(y+1)2-4(y2-y)≥0,解得

  ≤y≤ .

  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整数只有y=0,1,2.

  当y=0时,由原方程可得x=0或x=1;当y=1时,由原方程可得x=2或0;当y=2时,由原方程可得x=1或2.

  所以方程有整数解

  最后我们来看两个分式和根式不定方程的例子.

  例12 求满足方程 且使y是最大的正整数解(x,y).

  解将原方程变形得 由此式可知,只有12-x是正的且最小时,y才能取大值.又12-x应是144的约数,所以,

  12-x=1,x=11,这时y=132.

  故 满足题设的方程的正整数解为

  (x,y)=(11,132).

  例13(第35届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题)满足0

  (A)0 (B)1 (C)3 (D)4 (E)7

  解法1 根据题意知,0

  得 当且仅当1984x是完全平方数时,y是整数.而1984=26·31,故当且仅当x具有31t2形式时,1984x是完全平方数.

  ∵x<1984,∵1≤t≤7.当t=1,2,3时,得整数对分别为(31,1519)、(124,1116)和(279,775).当t>3时y≤x不合题意,因此不同的整数对的个数是3,故应选(C).

  解法2 ∵1984= ∴ 由此可知:x必须具有31t2形式,y必须具有31k2形式,并且t+k=8(t,k均为正整数).因为0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