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

导航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备考练习题及答案5

来源 :考试网 2017-11-13

  五、综合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010年年末结账时,需要对下列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1)甲公司根据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

  2010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400万元。

  2010年1月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900万元;2010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借方发生额为50万元(为本年核销的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为40万元(为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应收账款而转回的坏账准备)。

  (2)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34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①A产品75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750万元,其中50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②B配件7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49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7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700件A产品。B配件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3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③材料C,因不再需要,计划近期处置,库存成本为100万元,预计售价为130万元,销售税费预计1万元。

  2010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2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9.5万元。

  (3)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

  ①A资产组为一生产线,该生产线由X、Y、Z三部机器组成。该三部机器的成本分别为4000万元、6000万元、10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均为8年。至2010年年末,X、Y、Z机器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均为4年。由于产品技术落后于其他同类产品,产品销量大幅下降,2010年度比上年下降了45%。另A资产组分摊总部资产600万元。(其他资产组未发生减值)

  ②经对A资产组(包括分配的总部资产,下同)未来4年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甲公司预计A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8480万元。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A资产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因X、Y、Z机器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也无法预计X、Y、Z机器各自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甲公司估计X机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但无法估计Y、Z机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③上述各相关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均为零。

  ④此前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4)甲公司2009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300万元,公司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甲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间摊销,有关金额允许税前扣除。

  经减值测试,2009年12月31日其可收回金额为280万元,2010年12月31日其可收回金额为270万元。

  (5)2010年12月5日购入的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2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要求: 对上述交易或事项是否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判断;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处理。(答案中单位金额用万元表示)

  【综合题答案】

  判断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并进行会计处理

  事项(1)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90-50+40=18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2400×10%=240(万元)

  所以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240-18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

  贷:坏账准备 60

  事项(2)

  (1)A产品:

  有销售合同部分:

  A产品可变现净值=500×(1.2-0.15)=525(万元),成本=500×1=500(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超过合同数量部分:

  A产品可变现净值=250×(1.1-0.15)=237.5(万元),成本=250×1=250(万元),这部分存货需计提跌价准备12.5万元。

  A产品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5-(12-9.5)=10(万元)

  (2)B配件:

  用B配件生产的A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用B配件生产的产品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配件可变现净值=700×(1.1-0.3-0.15)=455(万元),成本=700×0.7=490(万元),B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490-455=35(万元)。

  (3)C材料:

  C材料可变现净值=130-1=129(万元),成本100万元,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45

  贷:存货跌价准备——A 产品 10

  ——B配件 35

  事项(3)

  含总部资产价值的A资产组发生减值损失=10600-8480=2120(万元),其中总部资产承担减值=600÷10600×2120=120(万元),A资产组本身承担减值损失=10000÷10600×2120=2000(万元)。

  将A资产组减值损失在X、Y、Z三部机器间分配:

  X机器应承担减值损失=2000÷(2000+3000+5000)×2000=400(万元),但甲公司估计X机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所以X只承担减值损失200万元;余下的1800万元减值损失在Y、Z之间分配,Y承担减值损失=3000÷(3000+5000)×1800= 675(万元),Z承担减值损失=5000÷(3000+5000)×1800= 1125(万元)。

  总部资产减值=120万元

  X机器减值=200万元,2010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后X机器的账面价值=2000-200=1800(万元)

  Y机器减值=675万元,2010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后Y机器的账面价值=3000-675= 2325(万元)

  Z机器减值=1125万元,2010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后Z机器的账面价值=5000-1125= 3875(万元)

  A资产组发生减值损失2000万元,计提减值后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2000+3000+5000)-2000=80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12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X机器 200

  ——Y机器 675

  ——Z机器 1125

  ——总部资产 120

  事项(4)

  2010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额为27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为280万元,2010年应计提减值准备=280-270=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

  事项(5)

  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