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中西医助理医师方剂学复习资料:清热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0-14

  清热剂

  概述

  适用范围:

  应用注意事项:

  病势拒药时,适当使用“反佐”法。

  清气分热

  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石膏 知母 炙甘草 粳米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证候】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化裁运用】白虎加人参汤:若白虎汤证,身热、汗多而脉大无力,或暑病身热、汗出、口渴而背微恶寒者,是热盛而津气两伤之候,宜加人参益气生津。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竹叶 石膏 半夏 麦门冬 人参 甘草 粳米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证候】伤寒、温热、暑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配伍意义】

  佐以半夏,降逆止呕,防滋腻碍胃。半夏:麦冬用量比为1:2。

  清营凉血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犀角(今用水牛角) 生地黄 麦冬 元参 黄连 银花 连翘 竹叶心 丹参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证候】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配伍意义】

  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宣透泄,为“透热转气”的代表药物。

  犀角地黄汤(《外台秘要》)

  【组成药物】犀角(今用水牛角)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证候】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药物】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证候】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药物】川大黄 芒硝 甘草 山栀子仁 黄芩 连翘 竹叶 薄荷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证候】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配伍意义】

  方中重用连翘以清热解毒,透散上焦邪热为君。

  本方用大黄、芒硝通便泻下之意不在治疗便秘,而在清泄胸膈之热,是“以泻代清”之义。

  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组成药物】黄芩 黄连 连翘 牛蒡子 薄荷 僵蚕 板蓝根 马勃 玄参 升麻 柴胡 陈皮 桔梗 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证候】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配伍意义】

  升麻、柴胡,既助疏风清热之效,又寓“火郁发之”之义,兼可引诸药上达头面,功兼佐使。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药物】金银花 防风 白芷 赤芍 生归尾 天花粉 贝母 乳香 没药 皂角刺 穿山甲 陈皮(酒)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证候】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配伍意义】

  方以金银花清热解毒疗疮,重用为君。

  防风、白芷疏散外邪,使热毒从外透解;贝母、花粉清热散结;山甲、皂刺通经、溃坚、透脓共为臣。

  《医宗金鉴》誉本方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一切阳证肿毒而体质壮实者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使用依据。已溃非宜,阴证忌用。

  热毒证证候辨识

  热毒炽盛: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

  ※ 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溲赤---凉膈散

  ※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普济消毒饮

  ※ 痈疡红肿热痛---仙方活命饮

  ※ 大热烦躁,错语发斑---黄连解毒汤

  清脏腑热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药物】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 竹叶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证候】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药物】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证候】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