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点资料:全身望诊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2-30

全身望诊

  望诊的基本内容包括全身、局部、排出物、小儿食指络脉和舌等。

  望诊要求,在刚一接触病人的短暂时间内,首先对病人的整体状况(神气、面部色泽、形体及动态等)进行观察;在对整体状况进行望诊的基础上,根据诊断和病情的需要,对病人的某些局部(如头面、颈项、躯体、四肢、二阴、皮肤等)的情况及某些排出物(如痰、涎、涕、呕吐物、大小便等)的形、色、质、量进行观察;常规情况下,对每个病人的舌象都要观望。如果病人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还应注意观察患儿食指络脉的情况。

  一、全身望诊

  (一)方法与要求

  1.方法

  (1)病人面向自然光线,坐位或仰卧位。

  (2)病人体态自然,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3)遇到一些望诊内容在就诊刻下无法获取者,可通过询问病人、家属获取,或事后有条件时再观望获取。

  2.操作

  (1)望神 望神时医者首先应观察眼睛的明亮度,即目光是明亮有泽还是晦暗无光;其次,应观察眼球的运动度,即眼球运动灵活还是运动不灵。具体操作时医者可将食指竖立在患者眼前,并嘱患者眼睛随医者的食指做上下左右移动。若患者眼球移动灵活是有神的表现,反之,若移动迟钝或不能移动均为失神的表现。然后,观察患者思维意识是否正常,有无神志不清或模糊、昏迷或昏厥等。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有无精神不振、萎靡、烦躁、错乱等;应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是丰富自然还是淡漠无情,有无痛苦、呆钝等表现。最后得出病人得神、少神、失神或假神等结论。

  (2)望色 望色,是指观察人体皮肤色泽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又称“色诊”。色是颜色,即色调变化;泽是光泽,即明亮度。除了皮肤色泽之外,望色还包括对体表黏膜、排出物等颜色的观察,但在临证过程中望色的重点是面部皮肤的色泽。

  (3)望形体 观察患者体型、体质、营养、发育状况。有无体胖、体瘦、虚弱等。重点观察体型、头型、颈项、肩部、胸廓。

(4)望姿态 观察患者行走坐卧姿势有无异常改变。体位、步态、运动是否自如,有无蜷卧、躁动不安、强迫体征等。坐形要观察是坐而仰首还是坐而俯首,是端坐还是屈曲抱腹或抱头。卧式要观察卧时面部朝里还是朝外,仰卧还是俯卧,平卧、斜卧还是侧卧等。立姿要观察端正直立还是弯腰屈背,有无站立不稳或不耐久站或扶物支撑的情况。行态要观察行走时是否以手护腰,行走之际有无突然停步以手护心或行走时身体震动不定的情况。异常动作要注意有无睑、唇、面、指(趾)的颤动,有无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的情况,有无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
斜、半身不遂的情况,有无恶寒战栗、肢体软弱的情况,有无关节拘挛、屈伸不利。儿童还应注意有无挤眉眨眼,努嘴伸舌的情况。

  (二)望神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得神的临床表现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得神的临床意义 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的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