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复习讲义:第十单元产后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4-13
中
产后身痛 |
产后身痛的定义 |
★ |
病因病机 |
★★ | |
鉴别诊断 |
★★ | |
辨证论治 |
★★★ |
产后身痛的定义
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机理,主要是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鉴别诊断
痹证 本病外感风寒型与痹证的发病机理相近,临床表现也相类似,二者病位都在肢体关节。但本病只发生在产褥期,与产褥生理有关,痹证则任何时候均可发病。若产后身痛日久不愈,迁延至产褥期后,则不属本病,当属痹证论治。
痿证 二者症状均在肢体关节。产后身痛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屈伸不利为特点,有时亦兼麻木不仁或肿胀,但无瘫痿的表现;痿证则以肢体痿弱不用、肌肉瘦削为特点,肢体关节一般不痛。
辨证论治
血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风寒证
主要证候: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防风汤。
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黯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除湿。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肾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腰膝、足跟疼痛,艰于俯仰,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黯,脉沉细弦。
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方药: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黄。
某女,产后1周,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 | |
|
【正确答案】D |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恶露不绝 |
恶露不绝的定义 |
★★ |
病因病机 |
★★ | |
鉴别诊断 |
★★ | |
辨证论治 |
★★★ | |
预防与调护 |
★ |
恶露不绝的定义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
病因病机
产后恶露不绝的主要病机是胞宫藏泻失度,冲任不固,血海不宁。常见病因有气虚、血热、血瘀。
鉴别诊断
子宫黏膜下肌瘤 产后阴道出血淋沥不尽,B超提示宫内无胎盘胎膜残留,或可提示黏膜下肌瘤,HCG阴性。
绒毛膜癌
本病25%发生于正常妊娠足月产2~3个月后,除产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外,有时可见转移症状,如咯血、阴道紫蓝色结节,可拍胸片,查尿HCG、B超、诊刮等辅助诊断,如HCG阳性,B超提示宫内无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增大而软,或有子宫壁肿瘤,或卵巢黄素化囊肿。诊断性刮宫,组织物病理检查见坏死组织间夹有增生活跃且异型性滋养细胞,则可确诊。
辨证论治
气虚证
主要证候:恶露过期不尽,量多,色淡,质稀,无臭气;面色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血瘀证
主要证候:恶露过期不尽,量时多或时少,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血热证
主要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紫红,质黏稠,有臭秽气;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某女,产后30天,恶露不止,量较多,色紫红,质黏稠有臭味,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治宜 | |
|
【正确答案】A |
缺 乳
缺乳 |
缺乳的定义 |
★ |
病因病机 |
★★ | |
辨证论治 |
★★★ |
缺乳的定义
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者,称“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行”。
病因病机
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
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乳络不畅。
痰浊阻滞-乳脉乳络不畅或气虚无力行乳。
辨证论治
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药:通乳丹。
肝郁气滞证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乳房胀硬、疼痛,乳汁稠;伴胸胁胀满,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
痰浊阻滞证
主要证候: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乳房硕大或下垂不胀满,乳汁不稠;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纳少便溏,或食多乳少;舌淡胖,苔腻,脉沉细。
治法:健脾化痰通乳。
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 |
产后抑郁的定义 |
★★ |
病因病机 |
★★ | |
辨证论治 |
★★★ |
产后抑郁的定义
产后抑郁是以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西医称之为“产褥期抑郁症”。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产妇的个性特征、体质因素及产后多虚多瘀的生理变化有关。主要病机是血虚或血瘀导致心神不守。常见病因有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肝郁气结。
辨证论治
心脾两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焦虑,忧郁,心神不宁,常悲伤欲哭,情绪低落,失眠多梦,健忘,精神萎靡;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脘闷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或养心汤或茯神散。
瘀血内阻证
主要证候:产后抑郁寡欢,默默不语,失眠多梦,神志恍惚;恶露淋沥日久,色紫黯有块,面色晦暗;舌黯,有瘀斑,苔白,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逐瘀,镇静安神。
方药:调经散或芎归泻心汤。
肝郁气结证
主要证候:产后心情抑郁,心神不安,夜不如寐,或噩梦纷纭,惊恐易醒;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胸闷纳呆,善太息;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镇静安神。
方药:逍遥散加夜交藤、合欢皮、磁石、柏子仁。
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小便不通 |
产后小便不通的定义 |
★★ |
病因病机 |
★★ | |
辨证论治 |
★★★ |
产后小便不通的定义
新产后产妇发生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称“产后小便不通”,又称“产后癃闭”。
病因病机
产后小便不通的主要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司所致。若肺脾气虚,肾阳不足,气机阻滞或瘀血阻滞,可导致膀胱气化失常,发为小便不通。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肾虚和血瘀。
辨证论治
产后小便不通因病在产后,不可滥用通利之品。
气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或小便清白,点滴而下,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补气升清,化气行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桔梗、茯苓、通草。或用春泽汤。
肾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或小便色白而清,点滴而下,面色晦黯,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或金匮肾气丸。
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程不顺,产时损伤膀胱,产后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尿色略混浊带血丝,小腹胀满疼痛;舌正常或黯,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加味四物汤或小蓟饮子。
产后小便淋痛
产后小便淋痛 |
产后小便淋痛的定义 |
★★ |
病因病机 |
★★ | |
辨证论治 |
★★★ |
产后小便淋痛的定义
产后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状称“产后小便淋痛”。又称“产后淋”、“产后溺淋”。
病因病机
产后小便淋痛的主要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热灼膀胱,或湿热客于脬中,热迫膀胱,或肝郁化热,移热膀胱,膀胱气化不利致小便淋沥涩痛。常见的病因有湿热蕴结、肾阴亏虚、肝经郁热。
辨证论治
湿热蕴结证
主要证候:产时不顺,产后突感小便短涩,淋沥灼痛,尿黄赤或混浊,口渴不欲饮,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加味五淋散加益母草,或八正散,或分清饮。
肾阴亏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频数,淋沥不爽,尿道灼热疼痛,尿少色深黄,伴腰酸膝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通淋。
方药:化阴煎或知柏地黄汤。
肝经郁热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艰涩而痛,余沥不尽,尿色红赤色,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小腹胀满,甚或两胁胀痛,口苦而干,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通淋。
方药:沉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