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共卫生助理医师考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考点纵览:第十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18
中第十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第一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学习重点: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1. 食源性疾病:WHO的定义为: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设施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2. 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一、 食源性疾病
(二)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可概括为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病原物三大类。
(三) 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1. 分类:有人将食源性疾病分为三类:内因性、外因性和诱发性食源性疾病。
2. 范畴:食源性疾病包括最常见的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以及由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二、 食物中毒
(一) 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1)食物中毒的发生与摄取某种食物有关;(2)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表现为原因分布、食品种类分布、季节性和地区性分布方面的特点。
三、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1. 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贮存各个环节防止污染。
2. 严格健康查体和上岗制度,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
3. 进行广泛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