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药理学》考点纵览:第二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11
中(二)主动转运 药物以载体及需要能量的形式所进行的跨膜运动,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无关,可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
药物的转运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胃肠道吸收、肾小管再吸收
滤过肾小球的滤过
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肾小管的分泌
易化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维生素B12经胃吸收甲氨蝶呤进入白细胞
二、药物的吸收
1.吸收 药物经血管外给药,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转运过程。常以药物离开给药部位的速率和程度描述。大多数药物吸收过程为被动转运。
2.影响吸收因素:
(1)药物理化性质(2)给药途径(3)药物剂型(4)机体因素
3.药物的理化性质
4.给药途径
胃肠道:口服,舌下,直肠,
注射给药:静脉、肌肉、皮下、动脉内、鞘内,
其他给药:吸入,鼻腔、局部、经皮,
胃肠道给药:最常用(安全、方便、经济)
5.首过消除 (首关效应、第一关卡效应)
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被胃肠道或肝脏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的现象。
临床首过消除明显的常用药物:
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利多卡因、丙咪嗪、吗啡、维拉帕米、氯丙嗪
A型题:
1.首过消除的特点不含 答案:B
A.可发生于口服给药时B.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C.药物进入体循环前在胃肠道灭活
D.药物进入体循环前在肝灭活E.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
2.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A
A.舌下或直肠给药吸收少,起效慢B.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
C.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增多D.药物吸收指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E.皮肤给药除脂溶性高的药物外都不易吸收
三、药物的分布
1.分布
指进入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的转运过程。(大多数为被动转运,为双向可逆过程)
2.影响分布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pKa 、脂溶性等)(2)体液pH值 (P14)
(3)血浆蛋白结合率 (4)膜通透性:血脑屏障(BBB)、胎盘屏障 (P15)
(5)组织器官局部血流量
3.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吸收入血后部分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未被结合的称游离型药物。
4.血浆蛋白结合率
血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
结合型药物的特点:
① 可逆性②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③ 不易穿透毛细血管壁、血脑屏障及肾小球滤膜
④ 饱和性⑤ 有竞争性抑制现象----置换现象 (保泰松-双香豆素、磺胺-胆红素)
四、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以代谢物形式排出药物自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
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
代谢的主要酶: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 酶系肝药酶
肝药酶: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对底物选择性不高、具有可诱导性。
A型题:经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药酶抑制剂合用后其效应 答案:B(特非那定、阿司咪唑)
A.减弱 B.增强 C.不变化 D.被消除 E.超强化
五、药物的排泄
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肾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2.胆汁排泄(肝肠循环)
3.其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