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营养与食品考点串讲: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05
中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考纲细目及命题规律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
考纲要求 |
考题星级 |
1.植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 |
(1)谷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加工烹调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
★★★ |
(2)豆类食品的营养成分与非营养成分 |
| |
(3)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 |
★★★ | |
2.动物性食品 |
(1)畜、禽、鱼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
|
(2)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
|
考点解析
一、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谷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加工烹调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1.谷类的营养成分 谷类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与组成,因种类、品种、产地、施肥以及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1)蛋白质 不同谷类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差别较大,多数谷类食品蛋白质含量在7.5%~15%之间。谷类蛋白质因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合理,赖氨酸与苏氨酸相对较低,玉米中色氨酸也较低,其蛋白质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三种主要的谷类食物小麦、大米和玉米中,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大米的含量相对较低;但从氨基酸模式看,大米蛋白质的质量优于玉米和小麦,其生物利用率也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物价:大米77,小麦67,大麦64,玉米60,小米57,高粱56。
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食物蛋白质互补的方法。如采用赖氨酸强化、粮豆混食,可明显提高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swhx-23-089.谷类蛋白质主要由以下蛋白组分构成
A 谷蛋白
B 醇溶蛋白
C 白蛋白与球蛋白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脂肪 谷类食品中脂肪含量普遍较低,大米、小麦约为1%~2%,玉米和小米约为4%,莜麦可达7.2%。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谷类的主要成分,主要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含量在70%~80%,此外为糊精、戊聚糖、葡萄糖和果糖等。
swhx-23-090.谷类食品中,含量最高的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淀粉
D 维生素
E 无机盐
答案:C
(4)矿物质 谷类矿物质含量约为1.5%~3%,主要在谷皮和糊粉层中。主要为磷、钙,此外还有镁、钾、钠、硫、氯、锌、钼、钴等。由于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消化吸收较差。谷类食物含铁少,吸收率也较低。
(5)维生素 谷类是膳食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如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泛酸和吡哆醇,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部。谷类加工的精度越高,保留的胚芽和糊粉层越少,维生素损失就越多。玉米和小米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玉米和小麦胚芽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玉米的尼克酸为结合型,不易被人体利用,须经过适当加工后,使之转变成游离型尼克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谷类几乎不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C。
swhx-23-091.谷类食物不含
A 烟酸
B 硫胺素
C 核黄素
D 维生素E
E 维生素C
答案:E
swhx-23-092.谷类中含量较丰富的维生素是
A 硫胺素和尼克酸
B 硫胺素和胡萝卜素
C 维生素A和维生素D
D 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E 维生素A和维生素C
答案:A
swhx-23-093.谷物是膳食中何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A 维生素A
B B族维生素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
答案:B
2.加工烹调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谷类中的营养成分在加工、烹调中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主要的有:
(1)加工的影响 主要有制米和制粉两种,由于谷类结构的特点,其所含各种营养素分布极不均匀,加工精度与谷类营养素的保留程度有密切关系。加工精度越高,糊粉层和胚芽损失越多,营养素损失越大,尤以B族维生素损失显著。谷类加工粗糙时,虽然出粉(米)率高、营养素损失较少,但感官性状差,消化吸收率相应降低。此外,因植酸和纤维素含量较多,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我国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加工生产的标准米(九五米)和标准粉(八五粉),既保留了较多的B族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又能有较好感官性状和消化吸收率,在节约粮食和预防某些营养缺乏病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swhx-23-094.米面加工精度过高会导致以下哪种维生素严重损失
A 维生素A
B B族维生素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
答案:B
swhx-23-095.我国20世纪推出加工生产的标准米和标准粉,既保留较多的B族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也节约了粮食和预防某些疾病,它们是
A 九五米和八五粉
B 八五米和九五粉
C 七五粉和九五米
D 八五粉和七五米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2)烹调的影响 米类食物在烹调前的淘洗过程中,一些营养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会有部分丢失,致使米类食物营养价值下降。大米经过一般的淘洗,维生素B1的损失率达30%~60%,维生素B2和尼克酸的损失率为20%~25%,矿物质的损失可达70%,碳水化合物的损失率约为2%。淘洗的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的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损失就越多。
swhx-23-096.烹调过程中,减少谷类食物营养素受损失的方法是
A 增加搓洗次数
B 延长浸泡时间
C 用热水淘洗
D 制作捞蒸饭
E 用冷水淘洗
答案:E
swhx-23-097.大米营养素损失的程度直接与哪些加工方式有关
A 淘洗次数
B 泡洗时间
C 用水温度
D 揉搓次数
E 以上都是
答案:E
谷类的烹调方法有煮、焖、蒸、烙、烤、炸、炒等,不同的烹调方法引起营养素损失的程度不同,主要是对B族维生素的影响。如蒸米饭对B族维生素的保存率比捞蒸方法(即弃米汤后再蒸)高;面食采用蒸、烤、烙的方法,B族维生素损失较少,但用高温油炸时损失较大。如油条制作时因加碱及高温油炸,会使维生素B1几乎丧失贻尽,维生素B2和尼克酸仅保留一半。
swhx-23-098.炸油条时因高温、加碱,哪种营养素损失最严重
A 核黄素
B 尼克酸
C 硫胺素
D 蛋白质
E 无机盐
答案:C
此外,米饭在电饭煲中保温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维生素B1的损失增加,可损失所余部分的50%~90%。
面食在焙烤时,蛋白质中赖氨酸的ε-氨基与羰基化合物(尤其是还原糖)发生褐变反应(又称美拉德反应),产生的褐色物质在消化道中不能水解,故无营养价值,而且使赖氨酸失去营养价值,为此,应注意焙烤温度和糖的用量。
swhx-23-099.面食烘烤出现美拉德反应时,以下哪种氨基酸失去效能
A 蛋氨酸
B 赖氨酸
C 丝氨酸
D 亮氨酸
E 异亮氨酸
答案:B
(二)豆类食品的营养成分
1.大豆类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 含量较高,一般为35%~40%,是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也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食品。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赖氨酸含量较多,但蛋氨酸含量较少,与谷类食品混合食用,可较好地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故大豆蛋白为优质蛋白。
swhx-23-100.对大豆营养特点不正确的描述
A 大豆蛋白是最好的植物蛋白
B 大豆蛋白富含蛋氨酸
C 大豆脂肪含丰富的亚油酸
D 大豆含较多的钙、硫胺素和核黄素
E 大豆蛋白质富含赖氨酸
答案:B
(2)脂肪 含量约为15%~20%,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约占总脂量的85%,其中油酸含量约为32%~36%,亚油酸为51.7%~57.0%,亚麻酸2%~10%。此外,大豆油中还含有1.64%的磷脂和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维生素E。
swhx-23-101.大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50%以上的是
A γ亚麻酸
B α亚麻酸
C 亚油酸
D 花生四烯酸
E EPA
答案:C
(3)碳水化合物 含量为25%~30%,其中只有一半是可供人体利用的可溶性糖,如阿拉伯糖、半乳聚糖和蔗糖,淀粉含量很少;而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存在于大豆细胞壁,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氨,可引起肠胀气。
(4)矿物质和维生素 含量丰富,钙、铁、硫胺素和核黄素含量较高。此外,大豆中还富含维生素E。干豆类几乎不含维生素C,但经发芽制成豆芽后,其含量提高。
2.大豆的非营养成分
大豆中尚存在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是指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人体健康和食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在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有蛋白酶抑制剂(PI)、脂肪氧化酶、胀气因子(水苏糖和棉籽糖)、植酸、植物红细胞凝血素(PHA)。
swhx-23-102.大豆中含有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的抗营养因子
A 胰蛋白酶抑制剂
B 豆腥味
C 胀气因子
D 植物血细胞凝集素
E 以上都是
答案:E
swhx-23-103.大豆中导致胃肠胀气的物质
A 皂苷和异黄酮类
B 水苏糖和棉籽糖
C 植酸
D 植物血细胞凝集素
E 蛋白酶抑制剂
答案:B
3.其他豆类的营养价值 其他豆类主要有碗豆、蚕豆、绿豆、红豆、豇豆、小豆、芸豆等。其蛋白质含量低于大豆,一般为20%左右,脂肪含量极少,为1%~2%,碳水化合物占50%~60%,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其他营养素与大豆近似,也是一类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4.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1)豆腐 豆腐的蛋白质含量约为8%,但由其制成的豆腐干或其他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可达17%~45%,且是生物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质。将大豆制成豆腐后蛋白质消化率由65%提高到92%~96%。豆腐也是钙和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
(2)豆浆 豆浆蛋白质含量稍低于牛奶,其中必需氨基酸种类较齐全,铁的含量是牛奶的四倍,也是多种营养素含量丰富的传统食品。
(3)豆芽 豆芽一般是以大豆和绿豆发芽制成,除含原有营养成分外,还可产生抗坏血酸,在某些特殊环境、条件(如,边远地区)下也是抗坏血酸的一种补充来源。
(4)蛋白质制品 在食品加工业中,以大豆及其他油料(如花生、葵花籽)作物为原料制成的蛋白质制品主要有四种:①分离蛋白质,蛋白质含量约为90%,可用以强化和制成各种食品;②浓缩蛋白质,蛋白质含量约70%,其余为纤维素等不溶成份;③组织化蛋白质,将油粕、分离蛋白质和浓缩蛋白质除去纤维,加入各种调料或添加剂,经高温高压膨化而成;④油料粕粉,用大豆或脱脂豆粕碾碎而成,有粒度大小不一、脂肪含量不同的各种产品。大豆及其他油料的蛋白质制品,其氨基酸组成和蛋白质功效比值较好,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