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考点解析:第二十一章螺旋体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16

  第二十一章 螺旋体

  主要生理学特征

  一、形态结构与染色

  1、大小:(0.1~0.2)×(6~12)um

  2、形态:螺旋为顺时针方向,细密而规则,一端或两端有钩,长为S、C、8字形

  3、结构:钩端螺旋体由细胞壁和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圆柱体,外有包膜

  4、染色:革兰阴性,但不易着色;镀银染色法,棕褐色暗视野显微镜:一串发亮的微细珠粒,运动活泼

  二、抗原构造

  1、属特异性抗原:血清学诊断

  2、群特异性抗原:在钩端螺旋体内部

  3、型特异性抗原:在钩端螺旋体外部

  三、培养特性

  1、钩端螺旋体是螺旋体中较易人工培养的一种,培养要求较高,常用含10%兔血清的korthof 培养基(兔血清:促进钩端螺旋体的生长;中和代谢产物毒性作用)

  2、培养条件:温度:28~30、pH:7.2~7.6、液体培养基:半透明云雾状生长

  固体培养基:透明、不规则,直径约2nm的扁平菌落

  四、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对化学消毒剂和青霉素较敏感,不耐热,60℃1分钟可死亡;

  对低温有一定的耐受力,在湿土和水中可存活数月。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1、鼠类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大多不发病,但其可在肾小管内生长繁殖,从尿中排出污染环境。

  人接触疫水后,钩端螺旋体能穿过破损甚至正常皮肤以及粘膜入侵人体;

  进食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时,经消化道粘膜感染;

  也可经胎盘引起流产

  还可经血吸虫传播

  2、侵入人体后,在局部迅速繁殖,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

  3、人群对其普遍易感,但也与接触机会有关。

  二、免疫性

  感染后1~2周,机体出现特异性抗体,通过机体的调节,血液中的钩端螺旋体被迅速清除,肾脏中的受抗体影响较小。

  医学微生物学检验

  一、标本采集

  1、临床患者:血液、尿液、脑脊液

  2、宿主动物鼠类:血、尿、肝、脑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