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笔记:第十章免疫应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14

  第三节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 B 细胞介导。 B 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BCR 可识别游离抗原。 B 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可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者分泌抗体,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

  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 APC 、 CD4 + TH 细胞、 B 细胞,此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补体等也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过程。

  TD 抗原和 TI 抗原均可诱发体液免疫应答。 TI 抗原可直接激活 B 细胞,产生抗体,而 TD 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依赖于 TH 细胞的辅助。

  一、 B 细胞对 TD-Ag 的免疫应答

  (一) 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为 TD-Ag 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 B 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BCR 可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构成 B 细胞活化第一信号; B 细胞通过非特异性胞饮或表面抗原受体的介导作用摄入抗原,将其加工、处理成抗原肽: MHC- Ⅱ类分子复合物,并转移至细胞表面,然后将抗原提呈给 TH 细胞,供其识别。此外,其它 APC 如 M Φ、 DC 细胞也可摄取、处理、加工抗原,将抗原提呈给 CD4 + TH 细胞。 CD4 + TH 细胞识别 B 细胞或其它 APC 表达的抗原肽: MHC- Ⅱ类分子后,启动活化。

  (二) B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B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需要 TH 细胞的辅助。(图 6-3) TH 细胞至少以两种方式辅助 B 细胞即 TH 细胞与 B 细胞直接接触,向 B 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及 TH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 B 细胞增殖与抗体产生。 B 细胞通过 TCR 识别抗原产生第一信号,经 Ig α Ig β (CD79) 将信号转移至胞内; B 细胞表面的 CD40 与活化 TH 细胞表面的 CD40L (CD154)结合,构成第二活化信号。在双信号刺激下, B 细胞活化,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在效应 Th2 细胞分泌的 IL-4 、 IL-5 、 IL-6 、 IL-10 等细胞因子作用下,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也有部分细胞形成记忆细胞(Bm)

  (三) 效应阶段

  B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因受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形成产生不同类型抗体的浆细胞(图 6-4)。浆细胞产生、分泌抗体。抗体可直接对病毒或外毒素发挥中和作用,但抗体并不具有独立杀伤和清除抗原的作用。因此,体液免疫应答的最终效应是通过借助机体的其它免疫细胞或分子的协同作用实现的。如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可引起细胞溶解;表达 IgGFc 段受体的吞噬细胞及 NK 细胞介导 ADCC ,杀伤结合有 IgG 抗体的靶细胞。

  二、 B 细胞对 TI-Ag 的免疫应答

  少数抗原物质如某些细菌多糖、多聚蛋白质及脂多糖等,不需 TH 细胞辅助,可单独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这类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即 TI 抗原。 TI 抗原可分成两大类: TI-1 抗原和 TI-2 抗原。

  TI-1 抗原如细菌脂多糖,含有细胞丝裂原和重复细胞表位,能刺激不成熟的 B 细胞活化。在高浓度时,这类抗原可多克隆地诱导 B 细胞活化;在低浓度时,只能通过与 BCR 结合激活 B 细胞。

  TI-2 抗原如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它们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细胞表位,只能激活成熟的 B 细胞。

  B 细胞受 TI-1 抗原或 TI-2 抗原激活后,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IgM 类抗体。但 TI-1 抗原不能诱导 Ig 类别转换及记忆细胞形成。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四) 初次应答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是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发生的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是:①需要的潜伏期长(5 ~ 10 天);②抗体浓度低;③在体内持续的时间短;④先产生 IgM ,后出现 IgG ,主要为 IgM ;⑤抗体亲和力低。

  (五) 再次应答

  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又称回忆应答(anamnestic response):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发生的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是:① 需要的潜伏期短(1 ~ 3 天);② 抗体浓度高;③ 在体内持续时间长;④ 先产生 IgM ,后出现 IgG 等,主要为 IgG ;⑤抗体亲和力高。再次应答的强弱不仅与抗原刺激强度有关,也取决于两次接触抗原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短,因体内存留抗体可识别排除新进入的相应抗原故应答弱,若间隔时间太长,因体内记忆细胞并非永生,故应答亦弱。

  初次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① 制定最佳免疫方案,用于制备免疫血清或预防接种;② 检测 IgM 作为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或新生儿宫内感染诊断;③ 根据抗体效价增长(一般为 4 倍)进行追溯诊断。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