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9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强化练习题及答案(十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7-07

  21、某患者,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并高血容量,脉搏洪大,心率增快,明显呼吸困难,继而咯血,其原因是

  A、肺感染

  B、心衰肺水肿

  C、支气管扩张

  D、DIC

  E、尿毒症酸中毒

  22、患者女性,26岁,持续发热10天,开始为38℃左右,5天后持续高热39~40℃,伴腹胀和轻度腹泻。体检:体温40℃,呼吸26次/分,脉搏86次/分,精神淡漠。两肺无异常。心率86次/分,律齐,第一心音偏低。腹胀、无压痛,肝右肋下2cm,软,脾左肋下1cm。血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75%,嗜酸粒细胞0%,单核5%,淋巴20%。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伤寒

  B、菌痢

  C、风湿热

  D、结缔组织病

  E、结核病

  23、患者男性,39岁,农民。以高热伴食欲明显减退、呕吐2周入院。实验室检查:WBC3.2×109/L,嗜酸细胞0,为该患者做了肥达试验,下列哪项解释是正确的

  A、O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伤寒杆菌感染

  B、O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与其他沙门菌间的交叉反应

  C、O和H效价均增高有助于伤寒的诊断

  D、H效价不高、O效价增高提示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E、H效价不高、O效价增高提示是预防接种的结果

  24、患者女性,20岁,持续发热,腹泻10天,2~3次/日,便中有黏液,右下腹隐痛,头疼、恶心,吐一次,伴食欲减退。体检:T39℃,意识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末梢血WBC2.9×109/L,N0.80,L0.20,粪便常规检查WBC(+),RBC少许,未见虫卵,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此阶段该病例确诊最关键的检查方法是

  A、血培养致病菌

  B、骨髓穿刺常规检查

  C、粪便细菌培养

  D、肥达反应

  E、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

  25、患者李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O1:80,TA、TB、TC1:40;入院后第12天,TH、TO1:320,TA、TB、TC1:40,可确定的诊断是

  A、甲型副伤寒

  B、乙型副伤寒

  C、沙门菌早期感染

  D、伤寒

  E、回忆反应

  26、患者男性,6岁,持续发热15天,体温39~39.5℃,伴腹泻每日3~5次。体检:神萎,心率72次/分,肝右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检查:WBC3.0×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嗜酸粒细胞0,ALT200U/L,血清抗-HBs(+)。该病例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伤寒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乙型肝炎

  E、急性血吸虫病

  27、患者男性,18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软弱。体检,体温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2.6×109/L,N0.85,L0.14,嗜酸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为确定诊断对该患者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血培养

  B、尿液培养

  C、粪便培养

  D、肥达氏反应

  E、胆汁培养

  28、一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此后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再燃

  B、再感染

  C、重复感染

  D、复发

  E、混合感染

  29、男性,30岁,无意发现左侧前臂皮下2枚结节,无压痛,活动好,黄豆大小,为确定诊断应做哪项检查

  A、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B、囊虫皮试

  C、活体组织学检查

  D、脑CT

  E、以上都不是

  30、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出现癫痫大发作半年余,近一月来智力有所下降,经CT检查诊断为脑囊虫病。其可能的临床类型是

  A、软脑膜型

  B、脑室型

  C、混合型

  D、脑实质型

  E、脊髓型

  31、患者女性,39岁。头痛3个月,加重伴间断性呕吐、抽搐、视物模糊1个月。查体:右上肢可见2个活动良好的椭圆形结节,眼底检查有视神经乳头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隐球菌性脑膜炎

  B、脑肿瘤

  C、结核性脑膜炎

  D、癫痫

  E、囊尾蚴虫

  32、男30岁,在洗浴中无意发现腹部皮下可能触及一球型结节,黄豆大小,活动好,无压痛,囊虫免疫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绦虫病

  B、囊虫病

  C、华枝睾吸虫病

  D、并殖吸虫病

  E、以上都不是

  33、男,24 岁,从非洲打工回家,间歇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采血涂片找疟原虫阳性率 最高的发病时期为

  A、体温正常

  B、寒战发热期

  C、大汗期

  D、间歇期

  E、脾脏肿大期

  34、男性,78岁,既往患冠心病30余年。因寒热,大汗,在当地医院诊断疟疾,下列哪种药慎用

  A、氯喹

  B、奎宁

  C、伯氨喹啉

  D、磺胺类

  E、青霉素

  35、患者男性,25岁,家住沈阳,于12月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而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10天。体检:脾肋下1cm,余未见异常,末梢血化验:WBC5.0×109/L,N0.68,L0.32,Hb100g/L,血培养(-)。患者同年8月曾去海南旅游半个月。引起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种疾病

  A、疟疾

  B、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C、败血症

  D、伤寒

  E、急性血吸虫病

  36、7月初,6岁小儿突发高热,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初步诊为乙脑,首先要和哪种疾病鉴别

  A、中毒性菌痢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散发性脑炎

  D、感染中毒性脑病

  E、结核性脑膜炎

  37、患者女性,15岁,因发热伴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2天,于8月15日来诊。家中住平房,蚊子多,周围有类似患者。查体:T39.8℃,P120次/分,BP150/90mmHg,意识不清,皮肤无皮疹,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无抵抗,Kernig征及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5×109/L,N0.75,CSF检查:压力230mmH2O,外观清亮,有核细胞数200×106/L,单核0.9,蛋白轻度升高,糖、氯化物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38、女患,35岁,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LT200U/L,肝炎病毒指标(-),治疗首先考虑应用

  A、保肝药物

  B、胸腺肽

  C、皮质激素

  D、综合治疗

  E、对症治疗

  39、男性,36岁。突然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烦燥不安,意识障碍,查:T37.6℃,P100次/分,BP10/8kPa,心肺未见异常,皮肤可见淤点和淤斑,需要首先处置是

  A、抗生素

  B、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升压药

  E、脱水治疗

  40、9岁,学生。1日前因突起高热、剧烈头痛、恶心伴非喷射性呕吐1次入院。体检:神清,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颈项抵抗。心率120次/分,两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20×109/L,,中性粒细胞89%。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6%。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病毒性脑炎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