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1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内科学复习试题:牙周炎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11-05

  6、患者。女,36岁,右下第三磨牙缺失。第二磨牙Ⅲ度根分叉病变,远中根垂直骨吸收近根尖,近中根骨吸收达根长1/3,牙微松动,最佳治疗方案为

  A、植骨术

  B、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C、分根术

  D、半牙切除术

  E、拔除第二磨牙

  三、A3/A4

  1、女性,44岁,下前牙牙齿松动1年。检查:左、右下中切牙松动Ⅰ°,牙石(++),牙龈退缩2mm,边缘红,质软,探诊深度5mm,全口其他牙的牙石(+)~(++),牙龈缘水肿,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6mm,牙齿未见松动。

  <1> 、在确诊前还应进行的最重要的检查是

  A、测量龈沟液量

  B、查血

  C、拍摄X线片

  D、测量龈沟温度

  E、测量咬合力的大小

  <2>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药物性牙龈增生

  B、慢性牙周炎

  C、牙龈纤维瘤病

  D、慢性龈炎

  E、侵袭性牙周炎

  <3> 、此时对该患者的第一步治疗是

  A、口服阿莫西林

  B、牙周袋内上四环素药膏

  C、拔除松动的下中切牙

  D、刮治

  E、洁治

  2、男性,46岁,牙龈刷牙时出血3年。检查见全口牙石(++),牙面色素多,牙龈中度红肿,探诊普遍有出血,探诊深度4~6mm,附着丧失2~4mm,未见牙齿松动。否认全身疾病史。

  <1>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龈炎

  B、坏死性龈炎

  C、慢性牙周炎

  D、侵袭性牙周炎

  E、白血病的龈病损

  <2> 、对该患者的治疗应包括下列内容,但一般不包括

  A、口腔卫生指导

  B、洁治术

  C、刮治及根面平整

  D、口服阿莫西林

  E、牙周维护治疗

  3、男性,45岁,主诉刷牙时牙龈出血,口腔有异味,双侧后牙及下前牙轻度松动,伴有咬合痛。

  <1> 、主要应该进行的检查是

  A、邻面龋+叩诊

  B、食物嵌塞

  C、冷热刺激反应

  D、早接触+牙齿松动度

  E、牙周袋探诊+X线牙片

  <2> 、如果拟诊断为慢性牙周炎,主要致病菌是

  A、放线菌

  B、牙龈卟啉单胞菌

  C、乳酸杆菌

  D、变形链球菌

  E、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3> 、晚期可能出现的伴发症状

  A、中度深度牙周袋

  B、重度牙龈炎症

  C、牙周脓肿

  D、牙槽骨垂直吸收

  E、牙石增多

  <4> 、治疗的基本原则

  A、控制菌斑+彻底清除牙石

  B、控制菌斑+拔除松动牙

  C、松牙固定术

  D、牙周袋及根面药物处理

  E、牙周外科手术+全身治疗

  <5> 、下述牙周疗效维持及预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年进行1次复查、复诊

  B、防治牙周炎,1~2年做1次洁治

  C、局部龈无炎症可以不拍X线片

  D、牙周维护在治疗后的前3年最重要

  E、患者复查时重点要检查全身情况

  <6> 、如果行牙周手术,改良Widman翻瓣术的正确切口是

  A、内斜切口+沟内切口+水平切口

  B、水平切口+沟内切口

  C、纵形切口+沟内切口

  D、内斜切口+纵形切口

  E、信封梯切口+纵形切口

  4、患者,女,20岁,主诉:前牙牙缝变大1年。检查:上切牙松动、移位。双侧上下第一磨牙松动Ⅱ度。

  <1> 、若初步印象为侵袭性牙周炎,最实用、简便的一项辅助检查是

  A、中性多形核白细胞趋化

  B、家族史询问

  C、龈下菌斑涂片

  D、全身系统病检查

  E、X片检查

  <2> 、如果全身药物治疗,最佳选择是

  A、螺旋霉素+替硝唑

  B、甲硝唑+阿莫西林

  C、螺旋霉素+阿莫西林

  D、螺旋霉素+红霉素

  E、牙周宁

  5、患者,男。45岁,半年来反复发作全口牙龈红肿出血、疼痛,曾在外院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检查发现全口牙龈明显红肿。质地松软,触易出血,多处牙周脓肿。

  <1> 、考虑可能的原因及诊断

  A、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B、合并糖尿病牙周炎

  C、侵袭性牙周炎

  D、慢性牙周炎急性活动期

  E、单纯急性多发性牙周脓肿

  <2> 、最佳应急处理

  A、脓肿切开引流,漱口液含漱

  B、口服消炎药,局部冲洗上药

  C、彻底洁治、刮治冲洗上药,口服消炎药

  D、先口服消炎药,做进一步检查后再确定治疗

  E、去除大块牙石,切开脓肿,漱口液含漱,全身用药

  四、B

  1、A.0°

  B.50°

  C.45°

  D.80°

  E.90°

  <1> 、刮治器工作端进入牙周袋的角度

  A B C D E

  <2> 、刮治器作洁治动作时的角度

  A B C D E

  2、A.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冠方,牙槽骨嵴顶的根方

  B.假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牙槽骨嵴顶冠方

  C.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牙槽骨嵴顶冠方

  D.假性牙周袋,袋底位于牙槽骨嵴顶的根方

  E.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牙槽骨嵴顶的根方

  <1> 、骨上袋

  A B C D E

  <2> 、骨下袋

  A B C D E

  3、A.1~2mm

  B.>2mm

  C.2mm

  D.3~4mm

  E.5mm以上

  <1> 、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生物学宽度)一般为

  A B C D E

  <2> 、慢性牙周炎轻度附着丧失一般为

  A B C D E

  <3> 、慢性牙周炎中度附着丧失一般为

  A B C D E

  4、A.微生物

  B.吸烟

  C.糖尿病

  D.遗传因素

  E.性激素

  <1> 、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是

  A B C D E

  <2> 、引发慢性牙周炎的始动因子是

  A B C D E

  <3> 、与牙周病有关的全身疾病是

  A B C D E

  5、A.麝香草酚

  B.氯己定

  C.四环素

  D.磺胺类

  E.甲硝唑

  <1> 、用于杀灭滴虫,也对对抑制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和螺旋体特别有效的是

  A B C D E

  <2> 、对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超过单独外科治疗的是

  A B C D E

  <3> 、牙周手术后常局部应用以控制菌斑的是

  A B C D E

  6、A.慢性牙周炎

  B.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C.侵袭性牙周炎

  D.牙周脓肿

  E.慢性龈炎

  <1> 、单个牙窄而深的局限性牙周袋常见于

  A B C D E

  <2> 、早期牙龈炎症较轻但牙周袋深常见于

  A B C D E

  <3> 、发病年龄晚,病损常累及大多数牙,多见于

  A B C D E

  7、A.水平型骨吸收

  B.垂直型骨吸收

  C.凹坑状吸收

  D.反波浪形骨吸收

  E.弧形骨吸收

  <1> 、侵袭性牙周炎下颌第一磨牙的骨吸收

  A B C D E

  <2> 、形成骨上袋的牙槽骨吸收形式

  A B C D E

  <3> 、形成骨下袋时的牙槽骨吸收形式

  A B C D E

  <4> 、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

  A B C D E

  8、A.龈上菌斑

  B.附着性龈下菌斑

  C.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D.陈旧的龈上菌斑

  E.窝沟处龈上菌斑

  <1> 、与龈下牙石形成有关

  A B C D E

  <2> 、主要为革兰阴性厌氧菌构成的菌斑

  A B C D E

  <3> 、被认为是牙周炎“进展前沿”的菌斑

  A B C D E

  9、A.游离龈移植术

  B.冠延长术

  C.牙龈切除术

  D.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E.侧向转位瓣术

  <1> 、窄而深的三壁骨下袋,最适合做

  A B C D E

  <2> 、下颌牙齿Ⅱ度根分叉病变,龈组织高度能完全覆盖根分叉,可选择的手术

  A B C D E

  <3> 、单个牙牙周组织萎缩,缺损窄,周围组织健康

  A B C D E

  10、A.牙间间断缝合

  B.间断缝合

  C.悬吊缝合

  D.锚式缝合

  E.褥式缝合

  <1> 、牙周手术时,颊舌侧龈瓣高度不一致时,应采用的缝合方法

  A B C D E

  <2> 、牙周手术时,两牙之间有较大缝隙或龈乳头较宽时,应采用的缝合方法

  A B C D E

  <3> 、牙周手术时,与缺牙间隙相邻处的龈瓣缝合,应采用的缝合方法

  A B C D E

  11、A.健康牙周

  B.牙龈炎

  C.慢性成人牙周炎

  D.Down综合征

  E.局部型青少年牙周炎

  <1> 、优势菌是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周疾病是

  A B C D E

  <2> 、优势菌是伴放线放线杆菌的牙周疾病是

  A B C D E

  12、A.慢性龈缘炎

  B.急性龈乳头炎

  C.青春期龈炎

  D.慢性牙周炎(早期)

  E.伴糖尿病的牙周炎

  <1> 、病变较广泛,发病主要与大量菌斑堆积有关。有附着丧失的疾病是

  A B C D E

  <2> 、病变较广泛,出血重,溢脓,易于发生牙周脓肿的疾病是

  A B C D E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