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复习讲义:第七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4-06
中第七单元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一、血管瘤
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好发于面颈部皮肤、唇、舌等,表现为紫红色的斑块,可突出表面。大多数血管瘤如不治疗,可持续存在。
(一)毛细血管瘤:
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位于真皮、粘膜固有层或皮下组织。光镜下见,肿物无包膜,由大小不等的毛细血管组成。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衬里。内皮细胞增生,有的尚未形成管腔。
(二)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呈蓝色或紫色,触之柔软,低头时肿瘤因充血而膨大。镜下肿瘤由无数血窦所组成,血窦由内皮细胞衬里。血窦里可形成血栓,血栓可发生钙化和/或机化。
(三)蔓状血管瘤:
肿瘤高起表面呈串珠状,有波动感。镜下见肿瘤由扭曲的小动脉和小静脉构成。
二、牙龈瘤(Epulis)
表现为牙龈局限性龈肿大,常见于牙间组织。肿瘤有蒂或无蒂,表面可发生溃疡。牙龈瘤有术后复发的趋向。
(一)血管性龈瘤
组织学上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增多,充血。
(二)纤维性龈瘤
纤维增生明显,胶原纤维束状排列。可有钙化或骨化。
(三)巨细胞性龈瘤
细胞间质中含有多核破骨样细胞的巨细胞,呈灶状聚集。
三、鳞状细胞癌
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唇、颊、舌、口底、牙龈等部位。表现为无痛性的肿块、硬结或溃疡。如继发感染或侵犯神经,可出现疼痛。肿瘤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WHO1997年分型:Ⅰ级:肿瘤中异型性小,核分裂少,角化明显,细胞间桥可见。
Ⅱ级:肿瘤介于Ⅰ-Ⅲ级之间。
Ⅲ级:肿瘤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角化少,细胞间桥几乎没有。
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具有鳞状细胞的特点,有角化,形成角化珠。具有细胞间桥。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呈蟹足状浸润性生长,与正常组织之间没有界限。肿瘤的间质中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
四、疣状癌
是鳞状细胞癌的疣状变异型,表现为高分化角化上皮和外生性过度生长。肿瘤生长缓慢,局部推进式生长。转移发生较晚或不转移。
五、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
皮肤以头颈接触日光照射的部位多见;口腔粘膜以腭部和牙龈多见。口腔粘膜表现为色素沉着的斑块,硬结。生长较快,呈侵袭性发展。肿瘤预后不好,容易出现转移。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变化: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弥散排列或旋涡状排列。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梭形、圆形或奇异形。胞浆中含有或不含有色素。肿瘤细胞核大、异型性大,有畸形核,或多核瘤巨细胞。核仁突出,核浆比例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