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章节要点:第十四单元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30
中第二节 皮肤移植的分类、各类皮片及皮瓣的特点
皮肤移植
现在应用最多的自体组织移植方法之一。可分为游离皮片移植、皮瓣移植两大类。后者又分为带蒂、游离、及管状皮瓣移植三种类型。
一、游离皮片移植
(1)分类
1.表层皮片(刃厚皮片、薄层皮片)0.2-0.25mm,包括表皮层和很薄一层真皮乳头层。该皮片生活力、抗感染能力强,用在感染经过处理后创面及骨、肌、脂肪、肌腱等组织的创面上。收缩性大,耐摩擦能力差,色素沉着。
2.中厚皮片0.35-0.80mm 薄中厚皮片0.37-0.50mm,厚中厚皮片0.62-0.75mm 收缩性小,柔软耐受摩擦,色素沉着轻微,功能恢复与外表均佳。
3.全厚皮片 包括表皮及真皮的全层。 柔软富有弹性,活动度大,能耐受摩擦及负重,收缩小,色泽变化小,适合面部植皮。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
不同厚度的皮片有不同的特点:皮片愈薄生活力愈强,但皮片愈薄,移植后收缩愈大,极易挛缩,且不耐受外力摩擦与负重,表面色素沉着严重。反之,皮片愈厚,移植后收缩愈小,愈富有弹性,色泽变化也小,能耐受摩擦及负重。
(2)适应症:
适用于大面积的浅层组织,包括皮肤和粘膜的缺损。面颈部植皮采用全厚或厚中厚皮片;口腔内植皮一般用薄中厚皮片;有感染的肉芽创面和骨面只能采用表层皮片。
二、皮瓣移植
包括皮肤的全层及皮下组织,皮瓣必须有与机体相连的蒂或进行血管吻合,以保证皮瓣的血供和营养,使移植皮瓣成活。
(一)分类和特点
1.带蒂皮瓣
(1)随意皮瓣(皮肤皮瓣)无知名血管供血,长宽比1.5:1,颌面部可达2-3:1,属近位带蒂转移。
1)移位皮瓣又名对偶三角交叉皮瓣或“Z”字成形术,是由皮肤三个切口连接成“Z”字形而构成两个相对的三角形皮瓣彼此交换位置后缝合。两皮瓣的侧切口与中切口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以60°为常用,此时三个切口的长度应基本相等,在两个三角形组织瓣交叉转移换位后,可增加其中轴的长度的75%,从而达到松解挛缩、恢复功能的目的,故这种皮瓣多应用于狭长形的索状瘢痕挛缩;也可用于恢复错位的组织或器官的正常位置与功能;以及用于长切口的闭合以预防术后瘢痕挛缩。此外尚可根据治疗的需要考虑做多个附加切口,设置成连续的多“Z”形对偶三角瓣。
2)滑行皮瓣又名推进皮瓣。滑行皮瓣具有一个蒂部。在接近缺损部位设计一个皮瓣,分离后,利用组织的弹性,将其滑行到缺损部位以整复创面。皮瓣设计应略大于缺损。因皮瓣形成后常略有收缩。切取皮下脂肪的厚薄,应视缺损处需要而定。
临床上,为了增长或缩短某一组织的长度和宽度而常用“V”、“Y”皮瓣成形术,也是属于滑行皮瓣的一种。在皮肤上作“V”形切口,分离三角形皮瓣及两侧皮下组织,利用组织的收缩性,使三角形皮瓣后退,再将切口缝为“Y”形,可以使皮肤的长度增加,宽度缩小。反之,在皮肤上作“Y”形切口,分离三角形皮瓣及对直切口两侧行潜行分离,利用组织的弹性,将三角形皮瓣向前推进,把切口缝合成“V”形,则可使皮肤的长度缩短,宽度增加。
3)旋转皮瓣
(2)轴型皮瓣(动脉皮瓣)有一对知名的血管供血和回流,不受长宽比的限制。
1)岛状皮瓣
2)隧道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