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修复学》复习考点:第一章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1
中第三节 修 复 前 准 备
一、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
修复前准备是指经过全面检查,诊断之后,按照拟定的口腔修复设计,对口腔组织的病理情况或影响修复效果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预期效果。
(一) 处理急性症状
对由牙折、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牙槽脓肿,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引起的不适,应及时处理。
(二) 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牙龈、牙周组织的健康以及修复效果和修复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牙石、牙垢等在牙面上的大量附着,将影响印模的准确性,所以修复前对牙石和牙垢应彻底洁治清除。
(三) 拆除不良修复体
对设计不当、制作粗糙、质量低劣、危害健康组织的修复体,或修复体已经失去功能,并刺激周围组织而又无法改正时,应予以拆除。
(四) 治疗和控制龋病及牙周病
1. 龋病 对龋坏造成硬组织缺损的牙,若常规充填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者可选作义齿的基牙。牙髓受累时应行根管治疗,对拟作固定义齿基牙的牙髓状况疑有病变时,应作预防性的根管治疗,避免修复完成后又不得不将修复体拆除重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牙周病 牙周病患者常伴有不可逆性持续的骨丧失,应尽早予以控制和治疗,必要时进行系统的牙周病治疗。
二、余留牙的保留与拔除
松动牙
对松动牙的处理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有些松动牙是由不良修复体或创伤秴所致,病因去除后可逐渐恢复稳。一般来说;对于牙槽骨吸收达到根2/3以上,牙松动达三度者应拔除;对未达到这一严重程度的松动牙,经有效治疗后尽量予以保留。
残根
确定残根的拔除或保留应根据牙根的缺损破坏范围、根尖周组织的健康情况,并结合治疗效果与修复的关系综合考虑。如果残根破坏较大,缺损达龈下,根周组织病变范围较广泛,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拔除;如果残根较稳固,根周组织无明显病变或病变范围较小,同时对义齿的支持和固定有作用者,则应进行根管治疗后保留。
(三)根分叉受累牙
健康成人牙槽骨嵴顶端位于釉牙骨质交界根尖方向1.5mm左右,根分叉受累的程度根据临床指标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牙周支持结构在垂直方向有不超过3mm的少量丧失,在根分叉处作水平横向探诊可测得1mm深度,X线片上无明显的骨吸收。
第二类:牙周支持结构垂直方向丧失超过3mm,根分叉水平方向可探人1mm以上,但尚不能穿通到对侧。X线片上显示骨吸收比较明显,但仍有相当的骨与牙周膜结构保持完整。
第三类:根分叉处牙槽骨已发生穿通性损坏,用探诊器械可穿透到对侧(如从颊侧穿到舌腭侧),但穿通的隧道为龈组织所充填,肉眼观无贯通现象。
第四类:X线片明显的骨丧失,根分叉完全暴露,水平方向的穿通凭肉眼可感知。
多根牙根分叉受累较轻时,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牙龈切除术或牙龈成形术以及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病变且预后较好。
如果根分叉受累严重,则需另外采取牙一骨成形术、牙根切断术或牙根切除术,尽可能将患牙保留。
三、口腔软组织处理
(一)治疗口腔粘膜疾患
如口腔粘膜有溃疡、白色损害等粘膜病,必须先做治疗,以免造成对粘膜的刺激,致使疾患加剧。
(二)舌系带的修整
如唇舌系带附着点接近牙槽嵴顶,系带过短,影响义齿的固位和功能,则应进行外科修整。
(三)瘢痕组织的修整
口腔内如有瘢痕组织,当对义齿的固位稳定有影响时,可考虑予以修整。
(四)对松动软组织的修整
有时由于戴用不良修复体过久,以致骨质大量吸收,表面形成松软牙槽嵴。这些软组织对支持义齿没有帮助,有时还会因受压产生炎症及疼痛,可以在修复前给予切除。
四、牙槽骨的处理
(一)消除有碍的骨突
牙齿拔除后由于骨质的吸收不均,常可形成骨尖或骨突。若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不消退,且有压痛,或有明显倒凹,妨碍义齿摘戴时,应进行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较好。
(二)骨性隆突修整术
过大的骨隆突在义齿摘戴时,引起组织破溃疼痛,严重者义齿无法戴入使用。
修复前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判断,及时施行修整术。骨隆突常发生在:①下颌前磨牙舌侧,一般双侧对称,也可为单侧,其大小不一,也称为下颌隆突;②腭中缝处,呈嵴状隆起,也称为腭隆突;③上颌结节,结节过度增生形成较大的骨性倒凹。对双侧上颌结节肥大的情况,常常只需修整一侧上颌结节,解决妨碍义齿就位的问题即可。
(三)前庭沟加深术
牙槽嵴过度吸收致使义齿的固位差时,可施行前庭沟加深术。该手术通过改变粘膜及肌肉的附着位置(在上颌位置上移,在下颌位置下移),增加牙槽嵴的相对高度,从而增加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扩大基托接触面积,达到增强义齿稳定性和固位力的作用,
(四)牙槽嵴重建术
该手术是治疗无牙颌骨牙槽嵴严重吸收、萎缩的一种方法。60 ~ 70 年代主要的重建方法为自体骨移植加高术,但由于移植骨不断地吸收及重建牙槽嵴形态不理想而逐渐被弃用。70年代以来生物材料烃基磷灰石颗粒增高或重建牙槽骨成为较好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五、修复前的正畸治疗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的错位(扭转牙、低位牙等),尤其是长期缺牙造成缺隙两侧牙倾斜移位,在修复前,用牙少量移动的矫正技术(简称MTM)将有关牙矫正到正常位置后进行修复,能扩大修复治疗的范围,尽量保存牙体组织,明显改善修复预后。
对残根缺损达龈下或出现根侧壁穿孔,MTM能将其牵引到适当的位置,暴露根侧穿部位后予以修复,从而保留患牙。另外,当牙列缺损伴有上前牙间隙时,可先将间隙关闭后再修复。MTM的设计和操作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保证有足够的支抗,以免引起其他牙出现不希望发生的移动。
完善的矫正治疗计划的确定需借助于模型在秴架上的分析和观测器的使用。通常的程序是复制一副模型,将其锯开,按设想的方案将需矫正的牙调整到位并予以固定。以此作为关闭间隙、矫正倾斜牙、秴向牵引低位牙等矫正治疗的参照对象和评价指标。同时还可用该模型向患者解释矫正治疗的意义及效果。
MTM技术简单,无须改变整个牙列的秴关系,修复医师可在修复前独立完成。不过,对较为复杂的错秴畸形,需请正畸医师矫正后再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