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导航

2016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强化知识:第七章第一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4-08

  (二)典型不良反应

  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

  (甲萘氢醌、维生素K1甲萘醌亚硫酸氢钠)

  ①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黄疸和溶血性贫血。

  ②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急性溶血性贫血、肝损害。

  ③静滴过快----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或致死。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血栓形成。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快速静滴----低血压、心律失常、肌痛、软弱、疲劳、肌红蛋白尿,甚至肾衰竭。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

  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出汗、面色苍白、精神紊乱;对癫痫患者可引起异常脑电活动。

  5.蛇毒血凝酶偶见过敏反应。

  6.鱼精蛋白心动过缓、面部潮红、血压降低、肺动脉高压或高血压。

  (三)禁忌证

  (1)血栓病史者、有血栓形成倾向者。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血液病所致的出血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两种促凝血药合用,应警惕血栓形成。

  2.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凝血酶原复合物与氨基己酸、氨甲环酸合用,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二、用药监护

  (一)注意监测血栓形成

  (二)监测血凝酶的合理应用

  (1)妊娠期妇女出血时,避免使用维生素K1和蛇毒血凝酶(前后对比:新生儿用维生素K1)。

  (2)血凝酶应用过量,止血作用会降低。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