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章节考点及例题:第三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13
中 考点四 劳动者的心理健康
(一)健康应包括的因素
1.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
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有较高的效率。
4.意志坚强,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二)劳动者的心理健康主要特征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认识与行动所达到的水平,它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实践活动能力所组成。
2.情绪健全。健全的情绪是心理健康很重要的标志。国外学者雷曼认为,情绪健全的人具有下列特点:
(1)情绪安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与莫须有的不安感;
(2)能够把气馁心转向到具有创造性与建议性的方面;
(3)对别人的情绪容易同感;
(4)具有喜欢别人与受别人喜欢的能力;
(5)能表现出与发育阶段相适应的情绪;
(6)能建设性地处理问题,能适应变化;
(7)具有自信,善于与别人交往;
(8)既能自己满足,也能接受帮助,两者能保持平衡;
(9)为了将来,现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能忍受;
(10)善于生活。
3.行为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
4.行为反应适度。
【题例】
劳动者的心理健康的特征包括:(ACD)
A.智力正常 B.行为反应过激 C.情绪健全 D.行为协调 E.行为反应过敏
考点五 群体、群体内聚力、群体决策
(一)群体
群体是组织管理中的基本单元,是由两个或更多成员经常性地一起工作,形成稳定的关系模式,以实现共同目标。
(二)群体内聚力
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情,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群体对于成员的这种吸引力,在管理心理学中称为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
测定群体内聚力的办法中比较常用的是群体内聚力指数。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这是让群体成员评价整个群体或他们的归属感,以此作为群体内聚力的指标。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构成与规模: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同质性强、相对小规模、处于成熟阶段、互动机会多、目标明确等条件下的群体,都能够显著增强群体内聚力,进而促进实现群体目标、提高成员满意度,但有可能出现小集团意识;而相对异质、规模较大、新近形成、地理位置较远、目标较模糊等条件下的群体,可能大大地减弱群体内聚力,从而增大实现目标的难度、减少互动和出现个体取向的倾向。
2.群体领导方式和外部竞争:群体领导方式对群体内聚力有重要的作用。“民主式”领导组比其他组成员之间的同事合作群体思维活跃,群体内聚力更高。外来的竞争会增强群体成员相互间价值认同,从而提高群体内聚力。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3.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要提高工作绩效,就必须重视改善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高内聚力群体中,员工的士气和满意感都比较强,群体任务绩效也比较高。无论群体内聚力高低,正面诱导都提高了生产率,而且高群体内聚力组生产率更高。而负面诱导却明显降低了生产率,高群体内聚力组的生产率更低。
如果群体气氛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那么高内聚力群体的生产率就更高;可是,要是内聚力很高,群体气氛却倾向于限制高绩效,就会降低生产率。
【题例】
群体内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因此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影响因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群体的构成与规模 B.群体领导方式和外部竞争
C.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 D.群体内聚力与生产关系
(三)群体决策
群体成员面对所要决定的问题以及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需要作出分析、比较、权衡、选择,这就是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包括三个维度:成员参与决策程度;群体决策内容;群体决策范围。
考点六 个体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人的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的内部心理特征和品质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素质和动机等,也就是指一个人的性格、能力、兴趣、气质等心理状态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