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10
中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一、胎盘的形成
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也称丛密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1.羊膜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
2.叶状绒毛膜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部分。在受精后第3周,绒毛内血管形成,建立胎儿胎盘循环。
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在胎儿小叶的绒毛间隙处进行。
绒毛组织结构: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作用。
3.底蜕膜
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二、胎盘的功能
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血管合体膜。
(一)血管合体膜:
1.合体滋养细胞
2.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
3.绒毛间质
4.毛细血管基底膜
5.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二)胎盘功能:
1.气体交换
2.营养物质供应
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
4.防御功能
5.合成功能
1.气体交换
O2及CO2简单扩散进行交换,CO2通过血管合体膜的速度比O2通过快20倍左右,故CO2容易自胎儿通过绒毛间隙直接向母体迅速扩散。
2.营养物质供应
替代胎儿消化系统的功能。
(1)葡萄糖——能量来源——易化扩散——通过胎盘
(2)氨基酸——主动运输——通过胎盘
(3)电解质及维生素——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
(4)胎盘中多种酶,如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分解或合成物质——供给胎儿。
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
替代胎儿泌尿系统的功能
胎儿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
4.防御功能
胎盘的屏障作用有限。
(1)各种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通过胎盘。
(2)小分子量药物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畸甚至死亡。
(3)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可在胎盘部位形成病灶,感染胎儿。
(4)母血中免疫抗体如IgG能通过胎盘。
5.合成功能
合成激素(蛋白激素和甾体激素)和酶。
A.蛋白激素:HCG、胎盘生乳素、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甾体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B.酶:缩宫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等。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合体滋养细胞——妊娠8~10周血清达最高峰——持续1~2周后下降——产后2周内消失。
HCG在受精后10日左右即可用放免测定法(RIA)自母体血清中测出,诊断早孕最敏感方法之一。
HCG的主要功能有:
①作用于月经黄体,延长黄体寿命,使其成为妊娠黄体。
②HCGβ亚基有促卵泡成熟、促甲状腺活性及促睾丸间质细胞活性。
③与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合用诱发排卵。
(2)胎盘生乳素(HPL):由合体滋养细胞产生。于妊娠5~6周用放免法在母血中测出,并维持至分娩。
HPL的主要功能有:
①与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作用乳腺腺泡,促进腺泡发育,为产后泌乳作准备;
②促胰岛素生成,增加蛋白质合成;
③通过脂解作用提高游离脂肪酸、甘油浓度,成为胎儿的主要能源和蛋白合成的能源。是促进胎儿发育的重要“代谢调节因子”。
(3)雌激素:来自胎盘及卵巢。
妊娠早期,黄体→雌二醇、雌酮。
①于妊娠10周后→胎盘→多量雌激素。
②雌三醇前身物质可由母体和胎儿肾上腺及肝产生,是胎盘合成雌三醇的主要来源。
(4)孕激素:妊娠早期由妊娠黄体产生,妊娠8~10周合体滋养细胞是产生孕激素的主要来源。
三、胎膜及脐带
1.胎膜
胎膜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
2.脐带
足月胎儿脐带长30~70cm,脐带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
四、羊水
1.羊水的来源
(1)妊娠早期的羊水,母血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2)妊娠中期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
(3)足月胎儿通过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
2.羊水的吸收
约50%由胎膜完成。足月胎儿每日吞咽羊水500~700ml,脐带每小时能吸收羊水40~50ml。
3.母体、胎儿、羊水三者间的液体平衡
(1)母儿间的液体交换——胎盘,每小时3600ml。
(2)母体与羊水的交换——胎膜。
(3)羊水与胎儿的交换,通过胎儿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皮肤等。
4.羊水量、性状及成分
(1)羊水量:妊娠38周约1000ml。妊娠足月羊水量约800ml。
(2)羊水性状及成分:孕早期无色透明,晚孕羊水略混浊有上皮细胞、毳毛、毛发、少量白细胞、清蛋白、尿酸盐等。羊水中含有大量激素(包括雌三醇、孕酮、前列腺素、胎盘生乳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和酶。
5.羊水的功能
(1)保护胎儿
(2)保护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