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猜题卷(九)

来源 :考试网 2017-07-10

  三、解答题

  1.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案要点】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简述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要点】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包括:(1)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2)对相关命题主动、有效的提取。(3)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4)充分的精加工。(5)必要的复习。(6)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答案要点】

  (1)精选教材。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缩构化、一体化、网络化。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从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从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仅仅交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如何迁移所学内容。因此,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

  4.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答案要点】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

  (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可以说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5.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答案要点】

  备课即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设计教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