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复习卷二
来源 :考试网 2016-08-12
中四、单项选择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C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C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4、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 D ) 。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5、 C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 A:从属关系 B:竞争关系 C:合作关系 D: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6、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C )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7、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 A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8、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B )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9、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C )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10、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D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
11、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这是写给一代道德楷模的挽联。这位被青少年推崇的楷模是A
A:周恩来 B:邓小平 C:陶行知 D:吴玉璋
12、做笔记的要点 C
A:准确记录、层次分明 B:多留空白、准确记录、层次分明
C:提高速度、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多留空白、准确记录 D:详略得当、准确记录
13、一位老师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最早提出这句话的是战国时期的 A
A:墨子 B:公孙龙 C:老子 D:孟子
14、 众多的教育家认为,无论从教育角度还是从师德角度,教师首要和根本是A
A:爱,爱每一个孩子 B:掌握专业技能 C:渊博的知识 D:能够以校为家
15、在开国领导人中,他不仅是一个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典范,而且在教师教育工作中指出,教师的团结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他是 C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任弼时
16、 宋朝的时候,书院盛行,大儒朱熹到处讲学,并曾经为一著名书院写了书院教条,以便师生共同遵守,这一书院是B
A:岳鹿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信阳书院 D:石鼓书院
17、 学生是学习的 C
A:主导 B:接受者 C:主体 D:灌输者
18、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 A
A:成长 B:取得高分 C:考上大学 D:提高觉悟
19、如果以标点符号为喻,一堂课之后,教师应该留给学生的是C
A:逗号 B:句号 C:问号 D:分号
20、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 D
A:迁就孩子B:接触孩子C:认识孩子D:尊重孩子
21、教师要“感悟”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热情学习,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A:兴趣B:能力C:觉悟D:道德
22、主张“穷理致知”的是宋朝理学大儒 A
A:朱熹 B:张载 C:张协 D:程颐
23、 教师不仅要用“诚”来感悟学生,激励学生,真正吸引学生,教师还需要 B
A:“财”B:“才”C:“材”D:“踩”
24、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认为,教师首要任务是 A
A:传道 B:受业 C:解惑 D:答疑
25、是指个体逐步接受现实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A)
A:社会适应 B:环境适应 C:人际适应 D:学习适应
26、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 B
A:教材 B:孩子 C:学校 D:社会
27、 在与家长沟通中,正确的做法是 C
A:多倾向好学生 B:想到什么说什么,不顾忌家长感情
C:事先准备,交谈举止得体,语言平和 D:有事沟通,无事不管
28、 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仅仅包括学校和社会,还应该包括B
A:实验室 B:家庭 C:展览馆 D:博物馆
29、 在与家长讨论过程中,无论说到学生的优缺点,教师的语气都应该A
A:平和 B:强硬 C:保持优势 D:优点赞扬,缺点训斥
30、“有诸内必形于外”讲述的就是内心和外表的关系。这句话出自谁之口?A
A:孟子 B:老子 C:商鞅 D:墨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