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专题:阅读理解能力
来源 :考试网 2019-04-03
中朋友与信
梁漱溟
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关系的深浅便到什么程度。不做朋友则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负责。交情
到什么程度,就负责到什么程度。朋友不忠,是很大的憾事;如同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处不
好是一样的缺憾。交朋友时,要从彼此心性认识,做到深刻透达的地方才成。若相信的程度不到,不要
关系过密切了。
朋友之道,在中国从来是一听到朋友便说“信”字。但普通之所谓信,多半是“言而有信”的意思,
就是要有信用。这样讲法固不错;但照我的经验,我觉得与朋友往还,另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
信,但讲法却不同,不是信实的意思,而是说朋友与朋友之间要信得及,信得过。所谓知己的朋友,就
是彼此信得及的朋友。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清楚了这人之后,
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了解之谓也。片面的关系也不是
朋友,必须是两面的关系,才能发生好的感情。因为没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彼此有感情,有了解,
才是朋友。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多么远、在时间上隔多么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致背离;此方
可谓之为信。
问题:
(1)朋友之道中的“信”,作者的看法和普通的看法有什么不同?(4 分)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可谓之为信”?(10 分)
【2012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幼儿、小学、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试题】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段落内部和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文章思路则是按照一定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
想的路径、脉络。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地归纳整理。
(一)提问方式
文章是如何写……的?
文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
(二)解答技巧
理清文章结构与思路的题型,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落说的是什么内容,从哪些角度
写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分析文章结构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能够在把
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1.分清层次
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
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两者的原理是一致的,段内层次分析的途径如下:
(1)分辨段落类型
段落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从表达方式上说,可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
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一般来说,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
小结句。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
(2)归纳意群
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一个意群,
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
一般来说,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句子,如表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语句,
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2.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具体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精要之处,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文章局部的。要求归纳某一片段
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本考点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段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一)提问方式
文中从哪些方面阐述“……”,请简要概括。
文章阐述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请概括“……”的特点。
(二)解答技巧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文章中,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
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说来,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
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
括。
(三)注意事项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
应注意两点: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提炼概括要点时,要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
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尽可能多写
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考题再现】
5.材料:
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它的起源阶段,有三位名人和一个关键地点。
第一位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他对人工智能的贡献集中体现于两篇论文。一
篇对“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设想,从数理逻辑上为人工智能
用上“机械大脑”开创了理论先河。另一篇提出了一种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著名的图
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智能的。可
以说,图灵是第一个严肃地探讨人工智能标准的人物,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当之无愧。
第二位名人是一位神童,18 岁即取得数理逻辑博士学位,他就是“控制论之父”维纳。1940 年,
维纳开始将计算机看作一个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转换的系统,认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
而反馈机制是可以用机器模拟的。维纳的理论抓住了人工智能核心——反馈,因此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
“行为主义学派”的奠基人。
第三位名人是“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的发明者麦卡锡。1955 年,他与另一位人工智能先驱明
斯基以及“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一道作为发起人,邀请各路专家学者齐聚达特茅斯学院,共同讨论了自
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等经典人工智能命题。
关键地点便是上述会议的举行地达特茅斯学院。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了 AI 这一术语,并开始从
学术角度对 AI 展开了严肃而精专的研究。在那之后,最早的一批人工智能学者和技术开始涌现。这次
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从此人工智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1956 年至 1974 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此期间, 通用解题机”被制造出来,人工
智能程序在问题求解、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民众和政府似乎对人工智能期待过高,当
研究遭遇瓶颈,成果不尽如人意时,便丧失了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从 1974 年开始,人工智能遭遇第一
次寒冬,对其研究的资金投入骤减。
直到 1980 年,人工智能的商用价值被广泛接受,企业订单增多,全面的研究开始复苏。然而这种
复兴未能持续太久,从 1987 开始 ,由于 Apple 和 IBM 生产的个人电脑发展迅速,没有用到 AI 技术却
在性能上超过了价格昂贵的 AI 机。人工智能市场急剧萎缩,科研经费又被削减,AI 经历了第二次寒冬。
从 20 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开始理性的认知 AI,AI 技术开
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1997 年 5 月 11 日,IBM 的计算机系统“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
罗夫,又一次在公众领域引发了现象级的 AI 话题讨论。
2006 年,Hinton 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领域取得突破,人类再一次看到机器赶超人类的希望。这
次标志性的技术进步,在 2013 年之后引爆了一场商业革命。谷歌、微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有众
多的初创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人工智能产品的战场,掀起新一轮的智能化狂潮,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
大众的广泛接受,这次狂潮也许会架起一座现代文明与未来文明的桥梁。
(摘编自刘兴亮(人工智能的早期简史))
问题: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怎样的重要进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 分)
【2017 年上半年全国统考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试题】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来的要求。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
容的核心,即文章的主旨。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则是作者在文章所表现
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一)提问方式
简要概括作者在文段中提出的观点。
作者是如何看待……的?
对于……作者怎么看。
(二)解答技巧
不同文章,作者表达观点态度的方式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
着手概括:
第一,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些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
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会表达一定的观
点。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第三,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
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取精要,作出概括。
大体上来说,概括作者观点态度主要从概括性强的句子、文中运用的材料、作者的评述等方面入手。
(三)注意事项
1.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倾向
分析概括全文的观点态度固然要注意这一点,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现的观点态度,也应如此。
2.要准确理解语句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考题再现】
6.材料:
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
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
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见
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
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了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
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
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后者虽说是胸无点墨,但靠着经验,阅历以及零碎的阅读,把所学的一点
知识,和自己的思想融合,或在自己的思想下臣服,所以他们有主见,有判断力。其实,学术性的思想
家做法也不外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的尺度较大,比较有深度而已。思想家们因为要用到许多知识,所以
非多读不可,但他们精神力极强固,能把所有的东西克服或同化,融进他们的思想体系内。因之,他们
的见识虽是愈来规模愈大,但已做有机的关联,全部录属在他们的思想总体系之下了。这种场合,这些
思想家的固有思想,就如同风琴的低音主调,任何时刻都支配一切,绝对不会被其他音调所压制。而那
些知识上的大杂烩的头脑中,好似一支曲子渗进很多杂音,它的基本调久久仍找寻不出来。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
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
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
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摘编自叔本华《读书与思考》)
问题:
简要概括作者在文段中提出的观点。(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