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三
来源 :考试网 2019-04-30
中一、单选题
1.【答案】D。解析:幼儿对形状的辨别由易到难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因此选D。
2.【答案】A。解析: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3.【答案】A。解析: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是指幼儿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将自己的想象看作是真实的事;把自己强烈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有的东西;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述说。题干中毛毛就是将自己渴望去动物园这件事说成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所以属于分不清事实和想象的说谎。
4.【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做出反馈性调节,从而调整、修改、补充活动的计划.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活动更合理更完善的开展,促进幼儿的发展。个体评价是指把某类评论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将同一评价对象的若干个侧面相互比较。总结性是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该阶段教育的结果,对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终结性评价,为以后制定教育活动的计划.设计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内部评价也成自我评价,是被评者通过自我认识和分析,对照某种标准,对自己组织的活动做出判断。
5.【答案】D。解析:幼儿入园后应每年体检一次。
6.【答案】D。解析:出生五周后,婴儿受到视觉刺激,看到成人面孔,就会发生微笑反应,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7.【答案】D。解析:第一次心理断乳发生在2~3岁之间,即婴儿期向幼儿期的过渡。第二次心理断乳发生在13~14岁之间,即童年期向少年期的过渡。在幼儿2~3岁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主要表现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8.【答案】A。解析:幼儿的记忆的过程分为识记、保持和遗忘、回忆与再认。再认指的是对过去经历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题干中的小朋友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时。就知道自己唱过,与再认的概念一致。故选A。
9.【答案】D。解析:《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10.【答案】C。解析:动力定型原则又称为“自动化”,是指如果一系列刺激总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和模式出现,这样多次重复之后,大脑就会记忆这些刺激,形成规律,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利用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定型原则。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板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出现逻辑思维。
12.【答案要点】
(1)活泼好动;
(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
内容: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以走出家教观念的误区。
(2)优化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前教育机构的活动。
策略:
(1)间接合作:个别方式的家园合作;集体方式的家园合作。
(2)直接合作: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设立家长委员会;开展亲子活动。
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
14.【答案要点】
(1)《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的目标为:
①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②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③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林老师引导和支持幼儿开展艺术活动的有效措施有:
①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林老师带幼儿去户外玩耍,并对观察到的蝴蝶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
②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林老师启发幼儿观察蝴蝶,包括蝴蝶的色彩、形态等,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另外,林老师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蝴蝶的照片和标本,并和大家一起欣赏,发现蝴蝶的美。
③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林老师在语言区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在美工区画蝴蝶的头饰等。
④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林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花儿和蝴蝶》的音乐游戏,并结合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在美工区自己做头饰表演《三只蝴蝶》的故事。
15.【参考答案】
(1)针对上述案例,小伟小朋友主要是入睡困难问题,材料中的老师做法不恰当。
学前儿童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保证儿童的充足睡眠,对他们的身体、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未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如果我是小伟的老师,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善小伟的睡眠习惯:
①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保证儿童寝室空气流通,温度、亮度适宜,午睡前可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以便使小伟安静入睡;
②重视睡眠的护理工作。在儿童午睡前,检查床铺上有无影响儿童睡眠的杂物,避免因被子损坏,出现线头,而造成小伟拉棉线的现象出现;
③细心照顾个别儿童。对于精力充沛的小伟,可以允许他们减少睡眠的时间,但注意不要让小伟影响其他儿童。
五、活动设计
16.【参考设计】
大班身心保健活动《保护眼睛》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形成保护眼睛的意识。
2.技能目标:学会保护眼睛的简单常识和方法,会做眼保健操。
3.认知目标: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眼睛对人生活的重要。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眼睛的功能及作用,学会保护眼睛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活动难点:学会眼保健操,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知道眼睛的作用。
2.准备:眼睛模型、挂图《眼睛生病了》、图片《不完整的五官》、《这些行为对不对》等。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猜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提出关于眼睛的谜语,引导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猜测谜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二)展开部分
1.了解眼睛的结构和作用。
①教师出示“眼睛模型”,引导幼儿观察眼睛构造。
提问:眼睛上都有什么呢?长得什么样子?
②出示图片:不完整的五官头像进行添画,并介绍眼睛的作用
教师小结:眉毛、睫毛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漂亮,能挡住风沙、尘土等进入眼睛;上下眼睑可以给我们的眼睛盖上小被子,还能滋润我们的眼球表面;眼球能够让大家看到东西。
2.讨论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朋友对眼睛的做法,通过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行为,讨论他们做法的正确与否,并说明原因。
(2)师幼共同讨论,总结保护视力的方法
①看电视时,距离不要太近,时间不要过长
②看书姿势要规范,不躺着、仰着看书
③不在强光下看书、绘画
④多吃胡萝卜等对视力有好处的蔬菜
⑤眼睛生病了要及时就医
3.教师示范“眼保健操”
(1)教师亲身示范“眼保健操”的方法,指导幼儿找准相应的穴位。
(2)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示范。
(三)结束部分
蒙眼小游戏,提升保护眼睛的意识
请幼儿分别睁眼、闭眼写出自己的名字,并交流写字时的感受,从而感受眼睛重要性,提升保护眼睛的意识。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继续探索保护眼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