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导航

2018上半年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来源 :考试网 2018-06-07

  高中心理健康《手机过度依赖》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播放短片

  安妮本来计划周末复习功课,可是一会儿用手机看看新闻,一会儿聊聊天,看看网剧,很快一天就过去了。而且她吃饭的时候也把手机放在餐桌上,时不时浏览消息,上厕所也带着手机,手机几乎不离手。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分享交流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和她很像,我也在玩手机中浪费了好多个周末,很想改变,却很难做到。

  师:看了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而且很想解决,相信这节课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主题活动一:手机依赖小测试

  1.完成测试

  请填写下面的小测试,了解自己的手机依赖情况。

  (1)你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率?( )

  A.偶尔看一下 B.每隔一会儿就看一下 C.一整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

  (2)手机给你带来的益处是( )。

  A.方便了联系 B.可以娱乐解闷

  C.帮助学习,了解新信息 D.有许多强大的功能

  (3)你经常使用手机做什么?( )

  A.打电话 B.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聊天

  C.看电影 D.听音乐

  E.看小说 F.玩游戏

  G.其他

  (4)你有哪些使用手机的坏习惯?( )

  A.边学习边玩手机 B.边吃饭边玩手机 C.边走路边玩手机 D.玩手机到很晚才睡

  E.其他 F.没什么坏习惯

  (5)你觉得用手机好还是不好?( )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好坏均等

  (6)你觉得自己沉迷手机吗?( )

  A.是 B.否

  (7)没有手机你会感到( )。

  A.焦虑 B.无聊

  C.没什么感觉,可有可无 D.其他

  (8)你是否想过控制自己合理使用手机?( )

  A.没想过 B.想过但很难控制 C.可以合理控制

  (9)你觉得过度使用手机会给你带来的危害是( )。

  A.影响了学习和休息 B.导致视力下降 C.导致肩颈疾病 D.忽略了和周围人的交流

  E.产生了依赖心理,不能没有手机 F.其他

  2.交流讨论

  师:和同桌分享测试结果,你和同桌的答案有何异同,和同桌交流一下测试后的感想。

  生:我有些过度依赖手机了,过度使用手机给我带来很多危害,我想控制一下自己。

  教师小结: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过度使用手机是有害处的,要合理控制手机的使用。

  (三)主题活动二:方法指南

  师: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一下有哪些克服手机依赖的好方法。

  组1:做一些其他感兴趣的活动代替玩手机,如运动、听音乐等。

  组2:将手机交给父母保管,限制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请父母监督。

  组3:记录自己每天的手机使用情况及使用时间,长期监督并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奖惩。

  教师小结:大家总结了很多有用的方法:替代行为、父母监督、自我监督等。

  (四)总结升华

  在今天的活动中,大家都分享自己对手机依赖的看法以及解决手机依赖的方法,有的同学甚至制定了计划,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自己,克服手机依赖行为。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最后,请有需要同学们找到一个同伴结成监督小组,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心理测试法、小组讨论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我在课程导入环节和第一个主题活动的结尾采用了谈话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

  我在第一个主题活动中采用了测试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手机使用情况和依赖情况。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我在第二个主题活动中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重点。

  2.手机过度依赖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手机依赖的成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客观因素

  第一,手机的特点。手机的新异性、变化性、可操作性,手机交流的匿名性等吸引学生沉迷其中。

  第二,生活方式的影响。手机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手机几乎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第三,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氛围等也会引发学生沉溺于手机等不良后果。

  (2)主观因素

  第一,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自身性格特点。学生处于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另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自卑、孤独感强的学生更易成瘾。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第二,满足某些心理需求。学生的从众心理,虚荣心等也会引发手机依赖。另外,手机交流还能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再加上手机游戏的复杂性、征服性使游戏者产生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尊感。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