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导航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复习题:下肢骨折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12-04

  答案与分析

  1.[答案]D

  [考点]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分析]股骨颈骨折引起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是股骨头血供受损。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是:①股骨滋养血管升支经股骨颈至股骨头;②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骨颈基底关节囊滑膜返折处进入股骨头;③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股骨颈骨折时损伤了①和②,股骨头仅靠供血量很少的小凹动脉供应,故易发生股骨头坏死,也易发生骨折不愈合。

  2.[答案]E

  [考点]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分析]股骨颈骨折按照正位 X 线片所示 Pauwells 角(即远端骨折线与两髂棘连线的夹角)的大小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Pauwells 角大于 50°为内收型,骨折端遭受的剪切力大,骨折接触面少,移位多且易再移位,属不稳定性骨折。Pauwells 角小于 30°为外展型,骨折端剪切力小,骨折接触面大,不易再移位,属稳定性骨折,A、B、C 项是按骨折位置的分型。

  3.[答案]E

  [考点]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鉴别

  [分析]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都是位于股骨上端的骨折,骨折后骨折远端受附着于大转子的臀中;小肌和臀大肌的牵拉和附着于小转子的髂腰肌和内收肌的牵拉,发生内收外旋畸形,但股骨颈属囊内骨折,外旋一般在 45°~60°之间,而转子间骨折可达 90°,外旋角度不同是两者临床表现的主要不同点。

  4.[答案]D

  [考点]胫骨干骨折好发部位

  [分析]胫骨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中下 l/3 交界处,胫骨上 2/3 横切面呈三棱形,下 1/3 横切面呈四边形,两者交界处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5.[答案]B

  [考点]股骨干骨折的移位

  [分析]股骨下 1/3 的后方,有强大的屈膝肌腓肠肌附着。因此股骨下 1/3 骨折后,骨折远端受其牵拉向后倾斜移位,有伤及胴动、静脉和胫神经、腓总神经的可能。

  6.[答案]D

  [考点]骨折并发症

  [分析]腓骨小头处骨折,伤后患足不能背屈,其原因是损伤了腓总神经。腓总神经在腘窝后外侧股二头肌内缘斜向下外方,经腓骨小头后侧绕腓骨颈进入腓骨长短肌,分支支配小腿前外侧的伸肌群和外翻肌群,故腓骨小头和腓骨颈部骨折可伤及腓总神经出现患足背屈外翻不能。

  7.[答案]A

  [考点]胫骨骨折易形成开放骨折的原因

  [分析]整个胫骨前内侧均位于皮下,骨折端容易穿破皮肤形成开放骨折。

  8.[答案]E

  [考点]股骨颈骨折分型

  [分析]Garden 分型是按照骨折移位程度进行分类,共分Ⅰ、Ⅱ、Ⅲ、Ⅳ四型,没有Ⅴ型。从Ⅰ型到Ⅳ型,骨折的严重程度递增,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也随之增加。外展嵌入型骨折包括在Ⅰ型内。

  9.[答案]E

  [考点]股骨颈骨折的诊断

  [分析]股骨颈骨折后,髋痛,有压痛及轴心叩痛,患肢出现外旋短缩畸形,大转子上移超过 Nelaton 线,Bryant 三角底边缩短,患肢应略短于健侧。

  10.[答案]C

  [考点]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

  [分析]骨折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应想到脂肪栓塞的可能。脂肪栓塞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血肿过大,骨髓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而引起肺脑栓塞。本例为股骨干闭合骨折,出血量大,血肿内压力高,成人股骨干是黄骨髓,故可发生。

  11.[答案]C

  [考点]胫骨中下 l/3 骨的并发症

  [分析]胫骨中下 l/3 交界处骨折使骨营养动脉损伤,供应下 1/3 段胫骨的血循环显著减少,同时下 1/3 段胫骨几乎无肌肉附着,由胫骨远端获得的血循环很少,因此下 1/3段骨折愈合较慢,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12~15.[答案]12.C;13.A;14.D;15.D

  [考点]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检查和治疗

  [分析]本例特点为老年人,右髋外伤后出现右下肢短缩外旋 50°的畸形,临床应考虑最可能是股骨颈骨折。为证实诊断首先需要的检查是右髋 X 线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并了解骨折类型、移位情况等,协助制定治疗计划。如 X 线片显示是股骨颈骨折,该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是头下型更易发生。考虑到老年人不宜长期卧床,以免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应选择手术治疗,早期离床活动,较恰当的治疗方法应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如全身情况允许,也可考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