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导航

2021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练习题:第十二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10-24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A.产生免疫耐受后对特定Ag不感受

  B.免疫耐受有记忆性

  C.免疫耐受不是免疫抑制

  D.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称为免疫耐受。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选A。

  免疫耐受性 (immune 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对某一抗原已形成免疫耐受的个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能产生常规可检测的免疫应答或免疫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免疫应答能力。免疫耐受性从属于特异性免疫耐受性范畴,可由于单独T细胞耐受、单独B淋巴细胞耐受,或二者同时耐受而表现为不能产生特异性迟发型变态反应,或血流中不出现特异性抗体,或两种情况并存。特异性无应答性可以天然获得,也可模拟天然获得方式人工诱导产生。前者称为自身免疫耐受性或天然耐受性;后者称为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自身免疫耐受性表现为机体本身对自己的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免疫耐受性可在胚胎期、新生期或成年期诱导产生。其规律是,个体的发育期越早,诱导的成功率越高。给成年动物注入抗原不易造成免疫耐受性。但在注射抗原的同时注入免疫抑制剂,可诱导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即使以后没有药物作用时,再注射同种抗原也可产生免疫耐受。虽然注射抗原后,T细胞和B细胞都产生免疫耐受性,但T细胞和B细胞对诱导产生免疫耐受性所需抗原的剂量,以及耐受性维持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异。T细胞所需剂量少,维持时间长。

  4、

  【正确答案】 D

  5、

  【正确答案】 D

  6、

  【正确答案】 E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取决于抗原和机体二个方面。

  1.抗原方面:

  (1)抗原的性质,结构简单、分子小、亲缘关系近易诱发免疫耐受;

  (2)抗原的剂量,高剂量的TI 抗原可诱导B 细胞产生耐受,低剂量与高剂量的TD 抗原均可诱导T 细胞产生耐受。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 及B 细胞,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导致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高,抑制性T 细胞被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导致高带耐受。T 细胞较B 细胞更易于诱导耐受。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间的比较见下表。

  (3)抗原注射的途径,抗原经鼻内、口服、静脉注射最易诱导耐受,腹腔注射次之,皮下及肌肉注射不易诱导机体产生耐受。

  口服耐受是指体外给予抗原,通过肠道刺激外周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4)抗原在体内的持续时间, 抗原持续存在刺激免疫耐受,抗原消失免疫耐受逐渐消退。(5)抗原不加佐剂易致耐受。

  2.机体方面:

  (1)免疫系统的成熟度,胚胎期或新生期易诱导免疫耐受,成年期不易诱导免疫耐受。

  (2)采用免疫抑制措施,如X 线全身照射、胸导管引流、应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和免疫抑制剂等破坏、去除或抑制淋巴细胞。

  (3)使用第二信号阻断剂,如:抗CD40 配体、胸腺内移植异种抗原等。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选D。

  高剂量抗原引起的耐受称高带耐受。低剂量抗原引起的耐受称低带耐受。诱导T细胞耐受所需抗原量小,发生快,持续时间久(低带免疫耐受)。诱导B细胞耐受所需抗原量大,发生慢,持续时间短(高带免疫耐受)。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选B。

  高剂量抗原引起的耐受称高带耐受。低剂量抗原引起的耐受称低带耐受。诱导T细胞耐受所需抗原量小,发生快,持续时间久(低带免疫耐受)。诱导B细胞耐受所需抗原量大,发生慢,持续时间短。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选C。

  高剂量抗原引起的耐受称高带耐受。低剂量抗原引起的耐受称低带耐受。诱导T细胞耐受所需抗原量小,发生快,持续时间久(低带免疫耐受)。诱导B细胞耐受所需抗原量大,发生慢,持续时间短(高带免疫耐受)。

  11、

  【正确答案】 B

  二、B

  1、

  <1>、

  【正确答案】 C

  <2>、

  【正确答案】 A

  <3>、

  【正确答案】 B

  <4>、

  【正确答案】 D

  2、

  <1>、

  【正确答案】 B

  <2>、

  【正确答案】 A

  <3>、

  【正确答案】 E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选D。

  免疫耐受性指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的状态。动物对自身成分是处在耐受性状态,而狭义的免疫耐受性是指与这自身耐受性相同的状态。

  自身耐受性表现如下特征:(1)对自身成分的免疫无应答性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后天形成的。(2)自身耐受性形成的原因是自身抗原。(3)淋巴系细胞的抗原反应性无论自身抗原及非自身抗原均无定向表达,若将其中对自身的反应性细胞除去,结果可形成仅对非自身的免疫机制。不仅对自身成分,而且对外来抗原的免疫耐受性也可在后天形成。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