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训练题:厌氧性杆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5-27
中一、A1
1、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类白喉杆菌
C、无芽孢厌氧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白色念珠菌
2、类杆菌属中最为重要,且为直肠部位正常菌群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变形杆菌
D、脆弱类杆菌
E、肉毒杆菌
3、关于无芽孢(胞)厌氧菌致病条件、感染特征不正确的叙述是
A、大多属于人体正常菌群
B、致病力不强,为机会性致病菌
C、多为慢性感染过程
D、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或脓液可呈血性或黑色
E、无恶臭
4、鉴定破伤风杆菌有无致病性最可靠依据是
A、G+杆菌
B、菌体顶端有圆形芽胞
C、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
D、专性厌氧
E、有周鞭毛
5、不是肉毒梭菌特点的是
A、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菌体呈网球拍状
B、严格厌氧
C、致病物质主要是肉毒毒素
D、引起疾病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E、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是阻止神经组织释放乙酰胆碱
6、不是产气荚膜梭菌致病物质的是
A、卵磷脂酶
B、胶原酶
C、透明质酸酶
D、肠毒素
E、内毒素
二、A2
1、王某,48岁,建筑工人,因牙关紧闭、四肢痉挛而入院。8天前,右脚被铁钉扎伤,伤口深,但几日后自愈。5日后,右腿有些麻木和疼痛,咀嚼不便,吞咽困 难,最后全身抽搐,四肢痉挛。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请问下述哪项是最佳治疗原则
A、注射青霉素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
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白百破疫苗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注射白百破疫苗和青霉素
2、某妇女下腹部疼痛,阴道有大量黄色、无血、无气味的分泌物,一周前曾做过经阴道结扎术。检查时,从阴道后穹隆穿刺,得20ml带血、恶臭的脓性物,厌氧培 养出G-杆菌。请问该化脓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是下列哪项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变形杆菌
D、脆弱类杆菌
E、肉毒杆菌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腔与牙齿感染大多由厌氧杆菌引起。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类杆菌属中的脆弱杆菌最为重要,为直肠部位的正常菌群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无芽孢(胞)厌氧菌包括多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如卟啉单孢(胞)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梭杆菌属、放线菌属及韦荣氏菌属等细菌,和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如乳杆菌属、口腔链球菌属等细菌。它们大多属于人体正常菌群重要组成部分,其致病力不强,为机会性致病菌。
1.致病条件:①机体受机械或病理性损伤,使皮肤黏膜屏障被破坏;②机体组织局部坏死、缺血,存留异物或与有需氧菌共生感染,造成局部厌氧微环境;③菌群失调;④各种因素引起机体免疫力降低。
2.感染特征无芽孢(胞)厌氧菌感染多为慢性感染过程,其感染特征有:①口腔、颌面部、鼻咽腔、胸腹腔、盆腔及肛门会阴部等处的慢性深部脓肿;②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或脓液呈血性或黑色或乳白色混浊液,有恶臭,有时有气体产生;③所引起的脓肿分泌物,用直接涂片染色常可见革兰氏阴性或阳性杆菌,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该类细菌,所致败血症、心内膜炎及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等,常规血培养亦为阴性,必须使用特殊培养基,才能培养出细菌;④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肉毒梭菌所致疾病: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作用于颅脑神经核、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的释放,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即肉毒中毒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其中有些即为胞外酶,内毒素不是产气荚膜梭菌致病物质,其他几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二、A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防治原则:
①正确处理伤口:清创并对伤口用过氧化氢溶液(H2O2)冲洗创面以消除厌氧环境。
②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大剂量使用青霉素,防止伤口局部细菌的生长繁殖。
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
④应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中国计划免疫规程中规定使用白百破(DPT)三联疫苗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另对军人和易受外伤的高危人群,可提前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进行预防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无芽胞厌氧菌:脆弱类杆菌
(1)致病条件:包括多种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厌氧菌,致病力不强,为条件致病菌。
(2)感染特征:多为慢性感染过程,其感染特征有:①口腔、领面部、鼻咽腔、胸腹腔、盆腔及肛门等处的慢性深部脓肿;②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或脓液呈血性或黑色或乳白色混浊液,有恶臭;③所引起的脓肿分泌物,用直接涂片染色常可见革兰阴性或阳性杆菌;④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
(3)所致疾病种类
①口腔感染。②女性生殖道及盆腔感染。③腹腔感染。④)肺部和胸膜感染。⑤颅内感染。⑥败血症。⑦感染性心内膜炎。⑧皮肤软组织慢性脓肿